我在我自己的道德里暨内化道德之纪念

一切都是道德----李宗奇

一切都是道德。我们目前所经历的一切......我称为:做“”。

我目前所经历的一切......包括我见到的,我聼说的,我感觉的......

以及所谓我用“钱”买来的......我一切的经历包括心理身体的......我统称为,叫:

我的“我的“一生”(所谓地,“一生”......)皆在我的“”中

我永远,永远也无法在我的一生里,体验到我“境”外的一切......

这是由我前世的“道德”决定的

前世的道德,决定了我今生可以体验到的一切......

或者换句话讲:我就“活”在我“前世”(所谓“前世”)道德

我今生就是在体验体验我前世的修为。

道理是这样的。而,我今生的修行......我今生的道德,也决定了我后来的:“境”。

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所谓的:“活”,生活着......

实际上,就是“活”在一个由自己的道德所包围着的“境”当中。你目前的一切,完全都是由“我自己”在过去造就、造成的。

我过去的道德,决定了我今生的“境”。

而我今生的道德,决定了我未来的“境”。

所以,何谓:道德。这是我今天主要要说的。

从儒家的角度说,或者说,从:释家(既:佛氏)、道家的角度说,其实可以说:大同小异,殊途同归。

因为,无论是儒、释、道。

道德二字都是绕不过去的险峰。我之所以说道德是:儒、释、道的“险峰”,是因为他(既:道德,本身)太难了。

我指的:难,不是说:你外在的‘学礼’(既:礼)难。学礼不难

再繁琐的礼仪、仪节,甚至表情、话术......只要这个人智力是‘普遍水平’的话......

那他学个三、五年,十年总学会了罢?所以,‘外化道德’,既:学外在的‘礼’(既:礼),仪节、话术......等等。

这并不难。你只要给他(既:学外在的‘礼’、仪节,和话术......的人......)足够的动力,像金钱的刺激,和名声的刺激......等等。

只要有足够的动力和理由‘外化道德’学‘礼’仪节话术......等等是一件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这(既:‘外化道德’类似于学一门技能。“炒菜”,“开叉车”、“电焊”之类。

许多人,都能做到。这就是:外化道德。(我认为)并不难

但是,真正的:道德,我们儒家思想当中的:‘道德’的概念。

甚至说,是释家(既:佛氏)、道家思想中的:道德的概念。

那就普遍指的,不单是:外化道德(这么简单)。

还涉及到一个:悟,的事儿。道理是这样的。

我们先来捋捋,什么是:道。

《易传·系辞传上》当中记载:“一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出自,同上)“一一阳之谓道”,这七个字......

自宋以来,我们儒家‘理学派’的:法统。

道理是这样的。我们理学派的重要人物:朱子(既:朱熹)发扬的:“理气说”,其主要核心‘证据’、依据就来源于《易传·系辞传上》记录的这句话,既:“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出自于,《易传·系辞传上》)。

道理是这样的。其中,“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七字,更是被理学派的宋儒频繁拿来使用......鄙人,自谓“延传宋儒道统”之人,故,解释“道”(既:解释,何为道)之前,还是提一下,何为:阴阳。

简单的说,阴、阳是:气。以我们儒家‘理学派’的思想观点来看,既:

宇宙中间,都是:气。或者,换句话讲:叫一切都是气

气,分成了:阴、阳两种。但我们看见的汽车,火箭,或者:轮船什么的......

那些(既:汽车、轮船,火箭......等等)也并非不是:气。

就像我们说的:一切都是气,这句话一样,“轮船”、“火箭”、“飞机”也并非不是:气。宇宙中,没有不是气的“东西”。

因为他称为:叫“东西”,就必定是:气。气中,有个:理。也叫:知。对于某些人类而言,也叫做是:天命。

这个“天命”(“天命”,出自于,《礼记·中庸》)、“理”,或“知”,理论上物物都有。你有,我有,“汽车”、“轮船”......都有。

但,之所以我们‘不一样’,我们和石头,我们和“汽车”、“轮船”......以及各类型的野生动物不一样的原因......

是叫:我们的质,不一样。质,是由阴、阳二气所截,而成的。

质分为五种,分别是:金、木、水、火、土。既:五行。

但五行(既:金、木、水、火、土)也是:气。这就是我们(既:人、野生动物、飞机、轮船,自行车......等)看起来不一样。

但实际,‘本’是一样的:原因。因为飞机、自行车......也是气,也有个:理(既:知)。只是他(既:飞机、火车、电动自行车......等)‘质的排序’、排列(既:‘质的排列’)和人不一样。仅此而已。

‘质的排序’、‘质的排列’不同,就导致了:我们看起来,的不一样。

既:他是自行车,他是(起码看起来像是)人......等“区别”。所谓区别。

但实际上,我们的‘质之本’,既:本质是一样的。

都是:气。道理是一样的。道呢,是要同时平衡两种:气。

既: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很难。因为要做到:均衡,既:同时具备阴气,和阳气的平衡,这即便在有史以来的人类中间,也是极难、极难得的。

何况,是在人以下的万物中,就更难、更难了。

所以,老百姓总说:“男生女相,有福......”实际上,这种‘逻辑’(既:所谓的“男生女相,有福......”的逻辑)就来源于《易传》当中。

来源于我们儒家

道理是这样的。为什么老百姓说:“男生女相”好。这就是《易传·系辞传上》所讲:叫“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出自,同上)。

道理是一样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出自于,同上)就说明:如果一个男性,出生便兼具、兼备了一些好似“女性特征”的特点......的话。

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叫:“一阴一阳”(“一阴一阳”,出自于《易传·系辞传上》)。

道理是这样的。虽然,这不能:一概而论。但,至少说明了:这个小孩儿的气质,比较:正。(既:这个“男生女相”的小孩儿)不偏

不偏就是:正。这就很好。因为他的“”是约等的所以不至于:偏向一边。不偏向一边也就说明他有机会找到‘另一边

道理是这样的。我举:“男生女相”有福的例子,并不是指:只有“男生女相”的人......才有可能找到‘另外一边’。

我举“男生女相”有福的例子,是想说:《易传》当中,提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这句话。孔子认为人,是比较“(既:好)。仅此而已。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气质均衡的人跟气质偏向于‘一边’的人比他更能够:找到真正的“他自己

而,气质偏向‘一边’的人,这种人,太多了......则大多,只能‘受制于’天生的自己。道理是这样的。阴多一些呢,大多‘受制于’阴。

阳多一些呢,就‘受制于’阳。很难从阴,走到阳。因为你‘阴’气太多了。

反之,亦然。也没有说:哪种“更好”。“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出自于《论语·先进11.16》)

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说,‘气质’天生均衡的人们,这是有:天生优势的。

道理是这样的。人生下来都是先追求外在的这些东西......我自己,也一样。

但,这不是全部。既:外在的一切。外在的一切,不是全部。我们作为人类,还要找到自己的:“知”,找到自己的:理、既:“天命之性”才行。

天命之性出自于《礼记·中庸》。外在的一切,都是:质。是阴、阳二气‘变化’而成。你能体验到的:质,是因为你前世的:道德修炼、道德修养而带给你的一种:你应得的体验你应得经历的这一切也就是你的:“

我可以说:百分之一百,是你前世道德的‘具象化’。你前世的道德,化作了你今生的种种体验,你就活在了你自己造成的“境”中。或者说:你就“活”在了你前世内心的道德里。道理是一样的。

道德,是怎么形成的。首先,道德,之所以称为:道德,是因为:你首先找到了‘阴阳’,“一一阳之谓道”(出自,《易传·系辞传上》),所以,道就是:阴阳。

阴阳是:气,所以,”就是:气。道就是:气。

如何找到:气(既:阴、阳,既:道),我们儒家的办法是通过:‘明理。简而言之,就是:向内求,说服自己,循‘既:“率性率性出自于《礼记·中庸》)。

率性就是:循理。道理,是一样的。因为理(既:知,既:“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出自于,《礼记·中庸》)在:气中。

所以,找到了:理,我们就能:某种程度上控制气(既:道)。

所以,第一步就是:先‘明理理不明,一切都是白搭。

至于,你怎么譲自己‘循理’(既:率性的方法......),反正,我个人是通过:写文章+看儒家“四书”“五经”......等与儒家思想有关的著作......一边看,一边自己写,写了大概,上百万字罢......但儒家的“四书”“五经”对我来说只是改变我自身性格与思想的“工具”而已

工具(既:知识)只是工具改变自身思想与性格不单靠的是手里头“握着的工具”

更重要的,是自身要有能操控与驾驭此种工具(既知识)的才能,与天赋才行。

因为(既:爱,写文章......)所以,这(既:率性,循理......“率性”,出自于《礼记·中庸》)这对我也没什么。这一步,(既:循理),叫:“率性之谓道”(“率性之谓道”,出自于,《礼记·中庸》)。找到了“性”(既:理、知、“天命之性”)就找到了:气。因为,理,就在:气中。

从而,也就有了:道(既:阴、阳)。当,你的意识放在理性上时,因为长期的“率性”(既:循理......),所以说,意识肯定会长期停留在‘理性’上......

你的意识长期滞留在‘理性’上时,理性,就成为了:你的意识。

这就像是:黑墙上有个白点,白点,就比作是‘理性’。你一直盯、一直盯着那个白点看,“墙”也就白了。一个道理。

你的意识滞留在‘理性’上的时候......你是能够控制(某种意义上)自己的阴、阳。但是,仅仅是这样,还不够好。

因为,这仅仅是:有道(找到理性,并能控制体内的‘真气的阶段

不涉及到:德。关于‘德’,我已经说过很多。

简而言之,就是样子。因为,你只是能(某种意义上)‘控制气’,那一团真气,你放哪儿停哪儿也不。因为,你停留的地方,气在你体内‘滞留’的部分会影响你那部分身体的正常运行与运作......

所以,’那么一哪儿都不好。还得修剪、罢它裁切成一个样子有‘样儿’才行

这就是另外一个阶段,叫:“修道之谓教”(出自于,《礼记·中庸》)的阶段了。

道理是这样的(既:真气、阴阳二气)得:修。

修成什么样,修成的样子就叫做

所谓有德无非既是气(既:有‘’了仅此而已就是道(既、阳)的样子而已

这,就是道德二字的含义。我相信,在我的这个解释上,儒、释、道也都是一样。大同小异,殊途同归。

一个意思。道(既:真气、阴阳二气)得“修”成一个‘样’,这个过程,这种行为方式,就叫做是:修道。所谓修道,其实也就是:修气。

德,是道的样子......道,是德的基本。德,就是由:道(既、阳)构成的。而道德、道德二字,其实指的就是人内心世界中,气的样子(既:形态而已

道理是这样的。你用什么修你的意识形态就会变成什么样

一般来说,你用什么方法+工具(既知识)修道,也基本取决于:你用什么方法+工具(既:知识)“率性(既:循找理、循找知。率性出自于《礼记·中庸》)。我是靠写文章+儒家“四书”既:工具、知识)找到的:理。所以,我“修道”阶段(“修道”,出自于《礼记·中庸》)也是用的写文章+儒家“四书”修成的。也算“温故知新”了(“温故知新”,出自于《论语·为政2.11》)。

所以,我的‘样子我的‘既是儒家的“四书既:《论语》、《大学》、《中庸》,与《孟子》)。

1.

道理是这样的。所以,这就是:我的道德,了。我的道德(既:我阴、阳气,我的真气的样子......),就是:儒家“四书”。

因为我的‘我的真气是被我自己用儒家“四书”这种工具(既:知识)+写文章这种行为方式写作这种天赋与才能所裁切出来的所以我的道德,也就是我的:意识形态,就是儒家的“四书

2.

道理是一样的。我意识的形态,就是:儒家的“四书”。儒家的“四书”是我真气的样子(既:我的道德),也是我未来的:境。

道理是这样的这就是:儒家内化道德的‘全过程’了。我相信,释家(既:佛氏)、和道家也是大同小异。因为人类的:心,就是左边是理性的,右边是感性的将意识放在理性上面,且用自己的“法”(既天赋+工具)将“道”(、阳气、既:真气)裁切修整成某种形态这就是:德,

完成这步的你就成为了一个成功的自己的道德内化的人。

3.

那(既:你成功的内化的自己的道德......)就是你未来的“境”了

道理是一样的。而,我今生的“境”,以及我能内化道德......也是由于我前世的道德,所决定的。其实归根究底,我只是:从哪来,回哪去。

走个过场,给人间留点明白字罢了。道理是这样的。

----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十月初五 于自家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