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煨藕湯

        煨藕湯是武漢人的習慣,特別是到了冬天,在寒冷的日子裏,煨上一鍋熱騰騰的藕湯,美美地喝下,既果腹又驅寒,舒服透頂。

        我自從桂子山華師畢業來到漢陽,一人過活,三餐隨意。年長的同事好意告知我:

        “天冷了,你去買個吊子,再買點筒子骨跟藕,擱一起,喂湯喝,對身體非常好。”

        起初,並不在意,後來也信了他們的話,於是開始行動。一個週六的上午,陽光懶洋洋的,我走到晴川街上,四下裏張望,巧見路邊攤上擺着不少罈罈罐罐,向攤主問清了用於煨湯的那種,於是付錢拎走一個。那是一隻上下高、直徑不很寬的深褐色砂罐,對稱的兩側上方各有一個耳朵,用於手提或端動,感覺不大不小,適合我用。接着去漢江邊的菜場,購得一根又粗又長的圓骨頭,才幾塊錢,師傅用手中的砍刀“卡卡”只幾下就砍成了小截兒;這東西在老家是入不得眼的,大多丟棄,而今,我倒要看看它與藕能成何等美味。

        我興沖沖地回屋,用清水將罐子洗淨加水,把骨頭洗淨投入罐中;開火,待水翻滾,撈去浮沫;放入藕塊,再旺火燒開,小火慢燉。約摸個把小時,用筷子一紮,蓮藕熟透,於是加鹽,關火。此時,小屋瀰漫着濃郁的藕湯香味,往日冷清孤寂的空間似乎多了些許人間煙火。裝上一大碗,放於書桌上,迫不急待地吸上一口,一股曖流直達胸膛;再喫藕,粉嫩面糯,可口之極;而吸骨髓,“滋溜”一聲即進口中,爽滑之極。待呼呼嚕嚕一大碗下肚,額頭就微微地冒出汗來。我擦了擦汗,推門走到院裏,院裏也飄散着藕湯之味,猜想別個家裏也一準煨了湯......

        這是我平生頭一回弄這種美味,先前在北方老家從未嘗過。故鄉人只在年節時把蓮藕切成薄片,涰水拌糖作涼菜喫。於是,我想着將藕帶回去做湯給父母姐弟們品嚐。在異鄉求學或謀生的人往往會帶些特產回去省親。記得母親也總說:

        “你們回來,別帶啥貴重的,就帶點咱這裏沒有的又不貴的東西。”

        後來,我成家立業了,便有了機會喝妻華妹子做了藕湯。也常常與岳父母一家團團圍坐,每人一碗排骨藕湯,邊聊邊喫,其樂融融,藕香四溢,親情盪漾,溫馨吉祥。那時,我們都住在晴川江邊的平房裏,不少人家都有煤火爐子,將煨湯的吊子置於火爐上,小火慢燉,湯汁咕嘟,爐火微紅,別有一番意境與情趣......

        後來,日子越來越好,我們陸續搬進了樓房,不再受潮溼雨水之苦;煨湯也可用高壓鍋,省時省力乾淨;一般的餐館酒店裏也有藕湯。可是,細細地口味,總是懷念昔日平房火爐上砂鍋吊子裏的藕湯;蓋因付出更多勞作過程後的結果,令人更加珍惜之緣故吧。

        那一日,在墨水湖畔,見一老者在藕塘挖藕。我就想,如果自己親自種藕挖藕、洗淨切塊、裝入沙罐與排骨慢煨,待藕爛骨熟湯成,聚齊一家,每人一碗,豈不快哉!

      2020年11月22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