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者和喫瓜羣衆的區別

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辨者需要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多維度切分,同時運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維度思考和分析問題。

下面討論如何從單一維度到多維度進行飛躍,讓邏輯思維真正立體起來。

大多數時間,我們都陶醉在單一維度的思考模式中。隨便調出幾份常見的工作報告,留意一下報告中的圖表類型,往往大抵如此:圖表除了線圖就是餅圖、柱狀圖,能畫出流程圖已經堪稱驚豔,更不用說那些連圖表都沒有,滿篇都是直接粘貼過來的Excel原始數據表格的業務報告。

所有這些簡單的線圖、餅圖、柱狀圖和流程圖都是單一維度思考的圖譜呈現。它們雖然有一定的視覺展示效果,比如凸顯趨勢和比例等,但是從邏輯思考的深度來說,這類圖表是相對初級的。要顯示思辨者思考的廣度和深度,必須具備從單一維度到多維度思考和溝通的飛躍,學會製作多維圖譜。

那麼,什麼是多維度思考?多維圖譜又是什麼樣子?

以工作中常見的場景爲例,新季度即將開始,直線領導要求你對部門下季度的所有項目進行30分鐘的彙總彙報。由於項目類型比較雜而且數目較多(20多個),領導要求彙報聚焦重點項目,但對於那些將要弱化或將不予繼續支持的項目也要給出處理的判斷並附上簡短理由。

主流的做法是把所有的項目按照一定結構用Excel表格記錄,包括名稱、類型、起始日期、投入、潛在收入、重要級別、RACI等內容。一般還會有密密麻麻的項目備註。

彙報形式也有套路。會議開始,寒暄幾句之後,打開投影儀一行行地過Excel細節。這種開場就關燈過Excel的會議多數都非常低效:會議時長從30分鐘變成幾個小時,單次會議也變成系列會議。大家沉溺於項目細節不能自拔,似乎所有項目都要做,而沒有一個項目能做到極致。由於缺乏判斷項目重要性和優先級的標準,會議顯得混亂而沒有章法,而且大多數討論最終淪爲“有理就在聲高”的氣場和聲量的對決。

結構化戰略思維的方法要求大家先對項目的優先級做出判斷並達成一致,可以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無序的狀況。麥肯錫五步法也強調在談論項目細節(“怎麼做”)之前,團隊必須想清楚“爲什麼做”的問題。首先要判斷項目優先級,因爲不是每個項目都需要同樣的重視程度:有些是最重要的核心業務,有些是爲未來佈局的可能賠錢的業務,有些可能是歷史遺留問題,早就應該被砍掉;還有一些是模棱兩可的雞肋項目,要仔細考量。

究竟如何判斷項目優先級?這時就用到多維度“切”的功夫!這是個典型的“切”名詞的練習。“切”項目的維度有很多:項目規模(收入/投入)、項目業務類型、項目戰略重要性、項目執行難度、項目週期、項目負責部門、項目頻率和有無外部參與等。在衆多維度裏,需要找到兩個跟項目優先級最相關的維度或屬性,而其組合可以定義項目優先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