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產品經理必由之路(六) - 收單市場的祕密

近日,民生銀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交易不計積分的舉措,像一顆石子打破平靜湖面,激起環環漣漪。趁此機緣,和大家分享我理解的收單市場生態。

收單場上的玩家

簡單介紹下各個參與方之間的羈絆關係:

我們從左下角的“個人”出發,按順時針方向介紹一下各個角色。個人就是指你我這樣的老百姓,人人手上都有幾張銀行卡,這些銀行卡的髮卡銀行堅持髮卡行。髮卡行、清算組織和收單機構三者的關係我在 支付產品經理必由之路(三)- 分潤篇 解釋地很詳細,不熟悉的讀者可以閱讀下。

收單機構是指 一側連接清算組織(銀聯網聯),一側連接市場(第四方、商戶等)的金融機構,比如收單銀行、微信支付、支付寶以及其他 第三方支付如快錢等。爲什麼叫收單,因爲早期銀行卡支付市場,每一筆刷卡交易都是有單據的,收單機構會把單據收集起來,日終寄到髮卡行做結算,所以叫收單機構。如今支付生態已滄海桑田,但還是沿用了這個名字。

我們知道像微信支付這種第三方巨頭,是沒有地推團隊的,他們觸達線下商戶的方式,是通過第四方機構,比如收錢吧。第四方機構(微信和支付寶等這種持牌支付機構叫第三方支付,所以叫第四方)一側對接收單機構、另一側對接商戶。他們的支付通道通常會整合多家第三方支付,所以我們消費者在接受商家掃碼的時候,既可以出示微信支付寶,也可以出示其他支付通道的二維碼,這種通道整合功能叫聚合支付。

第四方機構需要對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一個客觀原因是沒有支付牌照,其收入來源主要是商戶結算價格和第三方支付結算價格之間的價差。

舉個例子,假設第四方機構A 一側對接支付機構Z,一側對接商戶S。當天S的客人們用A提供的掃碼盒子消費供1萬元,這1萬元最終到S賬上只有9995元,5元是結算手續費。同時,Z作爲持牌支付機構,爲A的商戶提供結算服務並收取3元手續費,最終A掙得手續費價差2元。

當然也有不少第三方支付機構會自己開拓商戶,比如美團。以上是支付生態資金流中的主要參與方了。

代理商

上面對於第四方機構的舉例,侷限於掃碼支付的場景,掃碼一般適用於小額高頻交易。事實上,刷卡交易量纔是大頭,而刷卡就需要pos機。

收單機構可能親自搭建團隊推廣pos機,更大可能是他們會把pos機低價賣給代理商,並給予優惠結算費率,由代理商進行推廣。在路邊拉着海報賣pos機的銷售,大都是屬於這種第四方代理商。

怎麼理解代理商呢?它其實就是類似於直銷組織的銷售團隊,有很多層級。層級越高的代理商,結算手續費越低。比如有商戶當日交易1萬元,最終受到9995.5元,其中消失的4.5元在收單機構和層層代理商之間可能如下流轉:

所以代理商賣出去1臺pos機,或者發展了下級代理商,就會隨着pos機的交易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萬億套現/套積分市場

使用pos機的用戶除了真實商戶,還有大量的套現戶,他們通常有數張信用卡。假設pos機的支付手續費是千5,相當於刷卡套現1萬元,只需50元利息,年化資金成本6%,是非常低廉的。因此經常有大額資金需求、信用較好的用戶而言,與其去借現金貸,不如買1臺pos機套現。

這裏還需介紹1個概念叫“跳碼”。每臺pos機註冊的時候,需要登記商戶類型,如餐飲、酒店、百貨、學校等,該pos機的結算費率由商戶類型決定,我們把這個商戶類型的編碼叫做MCC碼,清算機構會自動根據pos機返回的MCC碼判斷對應的結算費率。

收單機構可能利用MCC規則從中作梗,比如一臺pos機登記的商戶類型是珠寶,結算手續費是千8,交易1萬元,商戶最終收到9920元,支付80元手續費。此時,收單機構可能會把改商戶交易跳轉爲某個餐飲MCC,結算手續費千5,實際只需支付50元手續費。

這時,收單機構有2種選擇:仍收取珠寶商戶80元手續費,私吞30元;或者將30元部分甚至全部讓利給珠寶商。至於選擇哪種方法,就看這個商戶對收單機構的價值了。比如對於優質套現戶,可能收單機構會有讓利政策, 幫助該套現戶進行跳碼。

對於合理套現需求,整個支付生態的各方都是受益的,一方面用戶解決了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各個參與方都賺取了手續費(具體分潤方式請見 支付產品經理必由之路(三)- 分潤篇 )。但對於高風險套現(疫情原因可能使得套現風險成本越來越高),即套現戶資金已極度緊張,在信用卡賬單日很可能出現無法還清的情況,髮卡行則承擔了全部風險。

套積分和套現從收單生態來說有點類似,這裏不作詳述。

未來展望

民生銀行取消第三方支付機構積分後,其他銀行不一定會跟風,因爲上面說過,合理套現對於支付生態各方都是有益的;但遏制套積分的行爲,對整個市場是有益的,現在各行曾經的王牌信用卡,積分權益都在下降,通過遏制套積分,才能公平地給正常的用卡羣體提供合理的積分權益。

銀行若取消支付機構積分,其刷卡量將大幅下降從而降低佣金收入,套現戶可能更多地使用其他銀行卡進行套現。然而在套現風險成本上升的情況下,此舉亦有可能降低風險損失,所以最後民生銀行此舉是否有益於其自身,還有待觀察。

因此從行業角度上考慮,如何給優質的個人、商戶通過利率合適的短期資金服務,而非通過信用卡套現輾轉,是各金融機構甚至政府、監管機構需要思考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