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隨感


在讀過的書中,讓我最受益的一定是《道德經》,沒有之一。它出現在我被現實碰撞的頭破血,對自己質疑到極點的那一刻,它撫平了我的焦慮和不甘,它讓我越來越柔韌,越來越從容。

記得南懷瑾先生說:“儒家就像糧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就像百貨店,琳琅滿目,你進去逛一下,不買東西也有收穫;道家像藥店,有病有問題的時候,那就要找到《道德經》。”

《道德經》於我來說就是藥。

今年,花了兩個多月重讀了一遍《道德經》,常讀常新,感悟良多。

一、“有”和“無”之間的關係

看一件事,它的“起因—經過—結果”是從“有”的角度思考的。

探究它爲什麼會發生?是什麼機緣讓它發生,這是“無”的角度。

想要了解事物的本質,既要知道有,也要了解無。

我們對事物認知的不深刻是因爲我關注了有,而忽視了無。而打開事物本質的大門,恰恰是“無”。

舉個例子:我們知道,今年美國有一場大火——加州大火。

普通人的關注點在哪裏呢?100萬英畝林地被毀,25萬人棄家遷移,火速達到每小時14英里……

但是,如果我們拋開“加州”兩個字,也就是拋開“名字”,僅是去看“火”,就會產生更多的思考(從“有”到“無”去思考)。

野火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種是自然引起,比如干旱。但它只佔10~15%。另一種是人爲,比如扔菸頭。都要佔到85~90%。

讓火勢變大的條件是什麼呢?燃料、氧氣、熱源。

燃料是指易燃物質,比如草、木。

熱源是指助燃物,比如閃電。

於是,我們就瞭解了,爲什麼發生大火的時候要挖出隔離帶?這是在切斷易燃物的連接。

我們也明白了,爲什麼有的時候隔離帶也不管用?那是因爲有風。當風帶着氧氣,衝過隔離帶時,火勢依然不能阻擋。這個時候如果再有閃電,來助燃的話,火速就會加快。

那麼我們再回到加州大火,就明白了,爲什麼火勢難以控制。

發現了嗎?“有”讓我們看到現象,“無”讓我們發現成因。去掉“有”去挖掘“無”,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道德經》中說:“名可名,非恆名。”就會讓我聯想到,給事物命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們思考的範圍。

二、如何辯證的去看待事物?

所有的事物都是一體兩面,有好就有壞,有利就有弊。我們爲一件事憂傷,是因爲沒有看到這件事的有利一面,反之亦然。

事情之所以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不過是認知上太過片面。

有智慧的人,遇事不急,是因爲他看到了全貌,他明白事情的發生都有發生的理由,只能順勢,不能阻擋。

打個比方:你需要做一件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感到很煩。

不利點在於佔用了你的時間、消耗了你的精力、影響了你的情緒;

有利點在於你可以逼自己走出舒適圈,給自己一個自我覺察的機會。

當你看到這件事的全貌後,你就能清醒的認識到哪些事是自己可以左右的,哪些事是超出自己決定範圍的,做你能做的,不抱怨你做不了的,事情就會發生轉機。

人生在世,不過是個過客,靜觀其變,順其自然,不強求,不擰巴,得就會大於失。

三、慾望會引發什麼?我們又該如何克服自己的慾望?

成爲榜樣好嗎?當人羣中出現一個“勞模”,大家都會向他學習嗎?那不過是理想狀態。

日常生活中,立起一個標杆,通常不是旗幟,而是靶心。人們並不會因此推崇備至,只會因爲嫉妒,而事事監督、挑剔。

所以,“尚賢”就是擾亂民心。

老子說:當權者管理民衆最好的方式是,讓大家喫飽、穿暖、沒有慾望。

立標杆,就是激起民衆的慾望。

事事無好壞,無利弊,一定要分,就是有了分別心,紛爭至此而起。天下之亂,亂在人心生出慾望。想要擁有很多,佔有很多。

心生的慾望,其實是虛妄。就如鏡中花,水中月,可以看到,但不可能帶走。

人生有一種境界叫做:保持樸素,減少慾望。

我們常說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也許這一生也是一次試煉,讓你坐在風月寶鑑前觀賞,能克服心魔的人晉級,不能克服的人讓幻滅來懲罰。人如果能從克服慾望入手,自然會獲得無邊的力量,解決現實問題。

爲什麼我們說辦事難,求人難?是因爲你觸摸到了自己的慾望。

當你在某個場合氣場特別足的時候,一定是自己丟掉了慾望,所以腰桿很直。

每次想到孫中山先生的“天下爲公!”就覺得這四個字的本身就自帶能量。

爲什麼呢?因爲這四個字裏傳遞出“利他”。而“利他”兩字是最好的“克欲”


四、“道”究竟在哪裏?究竟是什麼?

道像什麼?似風似水,似無形似有形。你不動,道不語,你若動,道相隨。語言講不出道,道只能感知。

道沒有開始,就不存在結束。

道不愛上層樓,不光芒萬丈,不標新立異。它追求普通,隱匿,它可能是你身邊不起眼的人,也可能是你的呼吸,還可能是正在發生的一件事。

你沒有辦法觸摸到它的實質,卻會在頓悟的那一刻看到它的閃現。

它是做迷藏的高手,和你如影隨形,卻就是不讓你看到它。

想知道“道”是什麼樣的的?

最好的辦法是觀察水。緩慢、自由、柔韌。水可以裝進瓶裏,裝進盒裏,裝進盆裏。表面上看水被改造成各種形狀。但倒出來,水還是水。水可以滋養萬物,在萬物中穿梭、循環、自給自足。不爭不搶不炫耀。

前半生我們努力追逐的自我實現,其實是內心的修煉,是對道的尋找。

後半生我們依然走在自我不斷成長的路上,只是換了方式,已不假外求,此刻道才深根於心。

合一、柔順、專注、守拙、示弱、不妄爲、不居功……是道的品質。

有道之士是什麼樣的?謹慎,警惕,恭敬,和藹,樸質,空曠,渾厚,遇到這樣的人,我們要敬重,他們是得道的人。

我們想要明白道,就把以前發生過的事細細品味,找出規律,就能指導當下,這也就算是我們見到了道!

遵道而行,就是見自己見天地見衆生的一個過程。

五、“生而不有,爲而不恃”纔是大智慧

我們總在意得失,沒有得,又何來失?

人生不要總思考獲取,需要時有,不需要時無,纔是最好的狀態。

打個比方,有錢人是擁有很多錢嗎?不是,有錢人是可以調動很多錢的人。

六、人生真的不需要百分百努力

萬物的源頭也許是一個洞,很深很深,看不到盡頭,從裏面吹出來風,風如神奇的手,變化出萬物。

誰也不知道洞有多深?風從何處來?但你就是莫名深信洞裏的風不會停止,萬物向陽而生,生生不息!

老子說:天地之間,就像個風箱。於是就想,如果我們用盡全力去拉風箱,風就是最大的嗎?不見得,拉風箱使八成的力就好,也只有如此才能綿綿不絕。

年少時,我們追求極致,告訴時常自己要“努力到感動自己,拼搏到我能爲力。”

人到中年,覺得還是留一點好,凡事做個七八分,不把自己掏空,留點餘力養精力,才能讓自己能循環上升。


七、世界沒有什麼永恆的事物,如果有就是“變化”

所有的事物都是一體兩面,這兩面不是分,而是轉。

比如,有件事情讓你失望了,是因爲它轉到了不好的那一面,睡一覺醒來,你又覺得這件事也沒有那麼糟糕,不過是事物在轉,轉到好的一面。

如果我們總是在一個節點下判斷,就是武斷,等一等,看的全面一點比較好!

發了財,財是水,是流動的,守是守不住的。所以,富貴也沒什麼好嘚瑟的,嘚瑟只會給自己挖坑。

事情做成了,不要長久的呆在功勞簿上,要早點找退路。

這個世界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我們總覺得日復一日沒什麼不一樣,是因爲這變化甚微,我們肉眼看不到,它如滴水穿石,總有一天,當你發現時已經爲時已晚。

面對變化,你永遠不要想着一勞永逸,而是要跟着變化慢慢的調整自己。

世上永恆不變的是變化,但是變化的節點在哪裏呢?物壯則老,最絢爛的時候。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讓自己處高。

水滴溶於海,它就是大海。鳥兒飛翔在空中就不容易被撲捉。所以,人也應該讓自己融入人羣,不譁衆取寵,不標新立異!

我們要在趨勢中判斷自己應該處在哪裏比較有利於己。

道的本質是清靜無爲,不強求,順應自然。怎樣才能做到呢?心中無慾望則靜,靜才能守道。

八、得道的人大多內斂

評判一個人能做多遠,紅多久,好運氣是不是一直會相伴,其實從這個人的舉止就可以判斷出來。

譁衆取寵的人只可能佔的一時的上風,沉靜寡言的人坐在角落,氣場自成。

人年少時不懂事,拍照喜歡C位,聊天喜歡當說的那位,做事喜歡被人看到和誇獎……種因得果,成長喫的苦果,皆因不懂收斂。

誇誇其談,做事毛毛躁躁,在年輕時還有“年少輕狂”爲其辯解,年齡大些還這樣,就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九、水到渠成與過猶不及。

水到渠成是尊重規律,順應自然,如此就能取得勢能。讓事情的發展呈現出大勢所趨,則無事不成。

過猶不及是說勢能形成後要看實物的發展結果,適當時要做出調整,不能放任自流。把握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前者是說在事前我們要做萬全準備,後者是說事中我們要注意控制節奏。



不同的人讀《道德經》會有不同的感受,人在不同階段讀《道德經》領悟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說了那麼多,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筆隨心走,以上隨感皆是我的淺薄對經典的致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