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讀後感

這是繼《曾國藩家書》之後,讀的第二本寫曾公的書。合書後,思絮頗多,曾國藩在印象中更爲立體、鮮活了,原來聖人也是人,也有糾結、也需要成長;聖人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一段不爲人知的歲月中熬製、堅守、破殼而成的。

其實,人人皆可成聖人,只要你能有成爲聖人的心、片刻不放鬆的自律與覺察。

但是,你願意成爲聖人嗎?

我想99.9%的人都不願意,因爲太苦了。

也許我們都沒有成爲聖人的心,但想要成爲敢於突破自己,日日精進的人,曾公的經歷還是值得我們思索和借鑑。

一、讓每一次挫折都成爲自我覺醒的力量

曾國藩第六次考秀才,考完後自我感覺不錯,但考官評價“文理太淺”,給了個佾生。他視爲奇恥大辱,回家發憤,打通僵化文筆思路,第七次中了秀才,隔年中了舉人,又四年,中了進士、點翰林,從此飛黃騰達。

曾國藩在湖南興辦團練時,被綠營兵公然圍攻,湖南官員僅是看熱鬧,並不出手相助,巡撫駱秉章在出面調停之時,也是出語奚落。這件事後,他打脫牙和血吞,組建湘軍,在和太平軍打仗時,十戰十捷。

曾國藩憑藉一腔熱血上疏皇帝,希望通過苦口直諫使皇帝醒悟,挽救大清。龍顏大怒,欲罪之;事後,他建議改革的奏摺,多是就事論事,不再有類似的戇直之言了。

曾國藩初入京做官,打破“官官相護”的潛規,成爲官場異類,爲京師權貴所唾罵,當時,他動輒得咎,精神十分痛苦,但也正是這段日子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學會在不忘初心的基礎上,遊刃有餘的處理官場關係。

細讀之下,可以看出曾國藩面對挫折有一股深藏在骨子裏的韌勁,憑藉這股韌勁,他總是能化逆境爲順境。他在每一次跌倒處總結經驗,用實際行動給生活提交答卷。

從他的經歷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在內,不在外。文章沒寫好,不是考官的問題,是自己修煉還不到位;被同僚排擠、孤立,是自己不夠強大與圓滑;被上級斥責,是自己溝通存在問題。問題只有歸結與己,才能解決的可能。

這也更印證了聖人那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二、組建團隊首先要凝聚人心

組建湘軍的時候,曾國藩“朝出鏖兵,暮歸講道”。

就是白天打仗,晚上把部下招到一起,教他們讀書,給他們講講理學道理。湘軍之所以有超強的戰鬥力,主要原因就是以理學信徒爲軍官,成就了一支有靈魂的隊伍。

這讓我想起稻盛和夫在重建日航的故事。

稻盛和夫認爲企業重建第一步就是統一思想,讓大家擁有同樣的思考方式。他在公司處在破產的、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卻召集全體幹部每週舉辦好幾天的“學習會”。

由他親自來講自己的經營理念。比如:拼命投入工作,不忘感恩之心,保持謙虛坦誠之心等等。

開始,幹部們聽到這些話都感到疑慮和困惑,也有不少人表示不滿:爲什麼連小孩子都懂的東西還要讓我們來學?

他告訴大家,這些道理非常簡單,你們或許具備,但是根本沒有掌握,也沒有實踐,這就是導致日航破產的原因。

他反覆強調,不斷訴說,結果一個人、兩個人開始接受……慢慢的表示理解的人不斷增加,最後所有人態度都謙虛起來,開始認真的聆聽他的講話。

當樸素的哲學觀滲透到員工的心理,公司的業績也隨之飆升,取得了超過預期的成果。

還有,馬雲在組建阿里巴巴初期,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統一大家思想,讓團隊達成共識!

幾件事聯繫在一起看,你會發現成功的套路是相通的,不過是我們沒有去總結應用罷了。

三、“結硬寨,打呆仗”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結硬寨,打呆仗”是說湘軍每天要花4個小時行軍,走30裏,然後不走了,接下來幹什麼呢?再花4個小時挖溝築牆。

每天紮下營盤之後,不管部隊多麼勞累,必須環繞營地挖出兩條深溝,沿着深溝在築起兩道高牆把自己保護起來。

這是曾國藩獨特的人生哲學和思維方式的體現。他講求一個字“穩”!讓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

其實看到這段話,我聯想到的是學習。

信息時代,我們擁有大量的信息來源。我們會不由“以多知,多學爲榮”。往往想猴子搬包穀,從知識的海洋出來,才發現兩手空空。

如果在學習上我們能“結硬寨、打呆仗”,是不是就能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假如我們計劃每天學習1個小時。每天用20分鐘去讀書,用40分鐘去思考、轉化聯繫實際,是不是知識的留存率會更多?

四、天命是用來順應的

曾國藩早年相信“人定勝天”,到晚年卻相信與“天命所歸”。

聯想的《人民名義》中祁同偉“勝天半子”的黃粱夢。不由對曾國藩的“天命所歸”暗自點頭。

說到“人定勝天”,就想起孫悟空在如來佛祖的掌心翻跟頭的畫面:當他飛了很遠了,在一根大柱下撒尿,寫字,以爲勝券在握時,如來只是輕輕翻過手掌,便被壓在五指山下。

悟空可以看作是我們自己,如來佛祖可以看作是天命,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前行,都無法飛出天命的範疇。

我們所以爲的勝天,也許只是像悟空一樣,在如來手指背面的短暫停留。

當然,這樣說不免有些宿命論,有些悲觀。

如果說人生註定是天命手中的提線木偶,我們所有的努力不是太過可笑可悲了嗎?

假如你產生了這樣的疑問,說明你還處於“勝天半子”的階段,天命不是用來戰勝的,而是用來順應的。

叢林法則要求我們事事爭高低,總有個“輸贏”思維,殊不知,只有“雙贏”是王道。

“天命”也一樣,不需要抗爭,與之對立,爲什麼不能順應呢?

順應就是我們常說的“順勢而爲”,你又怎知天命不是有利於你呢?

《臣服實驗》一書告訴我們,如果生命要發生一些事情,就把這當做是引渡,不抱怨,放手向生命臣服就好。越放手,越自由!

對抗天命並不是勇敢的體現,恰恰是內在恐懼的外在顯現。

你相不相信“天道無親,常與人善”?

信則有之!

五、目標是根本,方法可以不拘一格

曾國藩早年常以聖賢自命,而以“小人目人,面色如鐵,說話如刀”。

他的同僚批評他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沒有人願意給他出主意。

他三弟說曾國藩總是拉着臉,給予別人難堪。

他的朋友說他多疑妒功嫉能。

曾國藩也比較委屈,他以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他希望以一己之力,挽救國家於危亡。

有錯嗎?

百思不得其解,他拿起了朋友,向他推薦的老莊著作,幾千年的聖人之言,給了他意想不到的啓示。

他反思自己在官場上一再碰壁,碰的鼻青臉腫,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個性、脾氣、氣質、風格上的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回想自己以前的爲人處事,總是懷着強烈的道德優越感,總認爲居心正大,人濁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鋒芒畢露,說話太沖,辦事太直,當然引起他人的反感。

40歲之後他變謙和、周到了,他開始習慣官場上的虛與蛇尾,他對皇帝不那麼直言不諱,學會了打太極拳,他不再慎於保舉他人,而是誘之以名,籠之以利,網絡天下英才。在治軍中也不一味從嚴,而是寬嚴相濟。

曾國藩變得老奸巨猾,同流合污了嗎?

沒有,他把握住了傳統政治文化的精髓,有原則也有靈活性,亦宗經,而不捨權變。

想起《萬曆十五》裏的提到的清官——海瑞,一身清廉,贏得美名萬千,但他也僅僅成爲功德榜上的名字,真真能做的事寥寥。

所以說,“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宗不變,實現的方法可以靈活應用。

曾國藩只是成長了!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成長,成長意味着不斷的突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