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一世界——讀《茶日子》

茶從誕生之日起,已在中國流傳千年,從最初帝王的高級飲料到大衆的日常飲品,茶已經成爲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南北氣候、環境、文化等差異,造就出了各種各樣的茶,也誕生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愛茶、懂茶人士,民間甚至還有鬥茶、以茶會友的習慣,許多人對茶的興趣很濃,卻似乎總是不得要領,何爲好茶,又該如何去品味一杯好茶、探尋一杯茶背後的故事?本書給了我們一種解答。

剛翻閱此書,會發現作者把一杯茶與生理學、心理學、中醫學、哲學、化學等方面相聯繫,總覺得有些過於誇張,但一杯普通的茶所擁有的意義,讓人理解了爲何會有人爲了一杯完美的茶而傾家蕩產,會爲製作出一款好茶甚至拋棄家業、奉獻出畢生精力。

關於茶的故事,不禁讓人想到過去,作爲一名土生土長的內蒙人,小時候對茶最初的印象是磚茶,磚茶對於北方奶茶相當於珍珠對於南方奶茶,在茶刀對茶磚的切割下,一塊塊磚茶掉入牛奶中,純白的鮮奶在磚茶的雕琢下變成了紅色,香味滿屋。

磚茶的作用不僅如此,簡單且廉價的磚茶,對愛酒如命的北方人來說,是解酒最好的良藥,也是化解北方油膩燒麥的最佳飲料。一款磚茶尚且如此,何況當今新老茶、進出口茶、珍藏茶、養生保健茶的紛繁複雜。

茶葉之所以有今天如此盛大的場面,一方面自然與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信息、物流的發展有關,過去一款茶被創造,往往可以令當地人稱道,可能等到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時,原來的味道早已變質。

還有一方面,也與現在種植業發達有關,過去的製茶技藝需要考慮天時地利人和,製茶師即使手法嫺熟,也可能因細微的差別導致茶的口感天差地別,現在隨着機械化的普及,同一款茶葉的口感、健康、顏色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小,所有的一切都因科技變得合理、可控。

但是,一些傳統制茶手藝也在現代茶葉的發展過程中,漸漸失傳,與之相對的是,茶文化也在如此境況下似乎瀕臨消失。

人們雖然喝過各種各樣、天南海北的好茶,但是對於如何品茶、鑑茶卻很多人不甚瞭解。要知道,一款茶呈現在飲茶者面前是簡單的,但其作爲植物吸收天地之精華,是在茶農精心的呵護下慢慢成長的,其中任何過程出現差錯,最終都將導致不可逆的後果。一棵茶樹,自承擔茶的使命起,就擁有了偉大的內涵,它更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然而許多人卻只重視其商業、保健、養生價值,而忽略了其背後所蘊含的人生哲學。

正如書中作者所言,“我們爲什麼要以心品茶?喝茶,不只是人與茶之間的關係。茶農必須以慈心做茶,茶才能乾淨;茶商必須以善心賣茶,茶才能養生;人如能以心喝茶,茶才能養心。天地之間,心主宰了一切,卻也容易被矇蔽。如果可以迴歸荀子的“解蔽”,人在喝茶時以“虛”不滿足現有對茶的認知,不斷虛心學習;以“壹”專心一意於不偏頗的茶道;以“靜”拋開心中雜念,堅持對茶懷有一顆純淨與感恩的心。心,如此才能真正認識茶,才能認識大地所賦予茶的力量。”

在本書中,作者試圖爲我們解開茶葉的奧祕,從生理、心理、中醫、哲學、化學、禪學等等方面闡釋茶中奧祕,爲我們揭開茶葉之所以歷經千年不倒的原因。作者閱讀大量古代詩詞,將茶放在詩詞中加以解釋,利用古人對茶近乎“癲狂”的熱愛,表明茶的地位,同時,從文學中提取出茶之韻,可謂用心良苦。

作爲一名資深茶人,作者品茶的方式頗爲獨特,運用內功、坐禪、瑜伽、冥想,充分調動全身感官,茶彷彿成爲了血液,在體內循環,打通經脈,將茶與自身高度融合。

不僅如此,對於茶器的運用、插花的形式、攝影的構圖等方面也做了詳盡的闡釋,驚歎於作者知識面的廣闊,也對其熱愛深感佩服。

全書分爲五大部分,從口、韻、身、心、侘寂五個方面去解釋茶,讓愛茶卻不懂茶的人能對茶葉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部分講解還是有些過於專業,但相信書友讀完此書對茶還是會有一個不一樣的認識,對茶中所包含的“禪”擁有全新體驗,如書中作者在茶中所悟到的——“接受困頓,享受寂寞,簡化生活,保持謙卑。凡事盡力,但不強求。換個視角重新檢視一切,學會不執着。在美學上,重視自然,不求精緻,純天然,純手工打造,樸拙素雅,真誠不刻意。”

茶,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存之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