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十几岁的孩子

这个题目是我从简·尼尔森的书中直接借用过来的。实在是因为这个疑问正戳中了我日益崩溃的内心——我家有女初长成,而且正处十几岁。要命的她根本就不是乖乖女(想想我当年十几岁的时候,也是跟乖乖女不沾边儿的呀,DNA太强大了)。因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正面管教》是我近期反复读、仔细摘录的一本书。

今天晚上打开正好到了“如何对待十几岁的孩子”这一部分,越读越觉得我这为人父母的真的是不合格,真的是“无知者无畏”,真的是医不自治,真的是两眼黑的就当人家的爸妈了,真的是太不够了解自家孩子了。


等孩子长到十一二岁后,要从“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这4个板块中找到自家孩子,就没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当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让爸妈越来越抓耳挠腮的也会包括这四方面),孩子慢慢长大了,其他因素也会在他们身上凸显。

同龄人压力

原来我总觉得孩子慢慢长大了,跟同龄人在一起会更开心,却独独忽视了同龄人给孩子的压力原来如此重要。

1.同龄人的认可比大人的认可更重要。

这让我想起女儿已经若干次在我面前嘟囔。说到自己某一次小测试的成绩不尽如人意,让她在同学面前没面子。聊到自己的某一双鞋子穿到学校去,让她浑身不自在。或者是我去接她放学时,走进她的教室(本意是想多跟她的任课老师聊聊她的学习近况),惹得她直接暴怒,指责我为何非要在同学面前频频露脸?!

当时我真的是相当的不以为然。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回望过去,再扪心自问,才明白,我是真的不理解我的孩子,真的不明白,女儿眼中同龄人的认可比我的认可要更重要。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认知呢?

十几岁的孩子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个性化的过程,他们正在探索脱离了父母的自己到底是谁,他们对父母价值观的检验往往会表现为叛逆的行为。当然这种叛逆会很快消失,很不幸的是,如果父母对孩子进行控制和惩罚,这种叛逆有可能会延续到20岁以后。
十几二十岁孩子大脑的额叶前部皮层正在迅速发育,会给孩子们造成一些困惑,以至于孩子们常常把周围其他人的身体语言误解为挑衅性的行为。这个发育过程可能要持续到25岁。

上面的内容恰好就是我这个教书育人的所谓老师对自家孩子认知的盲区。

2.还敢过度管控十几岁的孩子吗

过度控制的管教方式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此时的孩子更加的不甘屈于俯首帖耳的地位。当他们受制于大人时,“合作”一词在他们看来就意味着“屈从”。他们的这种理解往往是正确的——因为这正是许多大人所谓的合作。

这段话真真切切的如一根拇指般粗的刺扎入了我的心头。因为女儿不听我的指令,不配合、不按我的要求(这要求从我的认知范畴来看,那绝对是200%的正确,1000%的为了孩子好),我不止一次的暴怒过,甚至拿出家长的威严压制他。换来的是母女关系越发紧张。为此我也曾在老公面前哭诉过,还特别委屈:明明都是为了孩子好,咋会这孩子这么没良心,一点也不理解她老妈的良苦用心呢?

读到这里我才明白,我所谓的良苦用心、我的为她好,对我来说是良药,对女儿来说却是砒霜啊!她为了表达她不愿意屈从我的“淫威”、表达她的愤怒,自然是要跟我这个当妈的“战斗”到底了。

太多的父母似乎更热衷于控制儿女。要控制住十几岁的孩子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已经太迟了,你越是要控制他们,他们就越是不屈,并且越是远离你。

3.赢得孩子,不要赢了孩子

鼓励对于十几岁的孩子就像对小孩子一样重要。许多父母们没有意识到向孩子表明他们与孩子站在同一边有多么重要,以至于跟十几岁的孩子是楚河汉界,两军对垒。

如果父母只是单纯的用家长的威严镇住孩子了,孩子一时半刻或者短期不得不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但请相信未来不会太远,孩子一定会反弹,而且反弹的幅度会超乎你的想象,甚至会有一发不可收拾的状况。这一点我真的特别有发言权。许是职业病的原因,我对女儿的要求总是特别严,而且将为人师者在讲台上说一不二的作风直接复制到家里。当我凶神恶煞的咆哮时,女儿不得不做我要求她完成的任务。除去这个时间段(学习期间),她一般不主动跟我亲近,和爸爸倒是谈笑风生,笑脸相迎,哪怕爸爸也会隔三差五的批评她。如今越发大了,宁愿让爸爸检查作业也不屑于来找我。

没想到报应不爽竟然来得如此之快,真的是伤心太平洋啊!

我只是暂时赢了孩子,而非赢得她的心。她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和我亲近呢?

赢得十几岁孩子合作的最好途径,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家庭会议和班会能教会他们社会责任感,并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当大人以和善、坚定、尊严、尊重相待,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时,十几岁的孩子通常在20岁以后会重归父母的价值观,并且会学到脱离大人的监管之后所必须的更多的重要人生技能。

“和善而坚定“温柔而有边界”等词一直是简·尼尔森贯穿于《正面管教》这本书的核心关键词。仔细想想,我在和女儿相处中是只有坚定、只有边界,独独缺了和善、缺了温柔。

凡事要有度,过犹不及这个道理我是明白,却没有在母女关系中好好的应用。

简·尼尔森女士接着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多多少少让我愧疚自责的情绪减缓了几分——

对于我们这些父母和老师来说,要记住不良行为是孩子用一种密码和我们说话,有时候的确是很难的,这些密码就是当他们的行为激起的是我们的挫折感而不是关爱时,他们是在试图告诉我们,他们想要的是归属感或价值感。
把这一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儿,要把它付诸实践则是另一回事儿。
大多数大人在面对一个正在做出不良行为的孩子时,很难有积极的心态。大多数大人不能充分理解是自己的不良行为导致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极少数能够以正面鼓励回应孩子不良行为的大人,往往会遭到孩子的拒绝,因为孩子也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最需要鼓励的时候却往往无法接受鼓励。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泪奔了。为了我家的女儿,也为了班里不少的孩子。

此时此刻我更加明白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李镇西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序言中的那段话: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或者说人才,对人(人才)进行加工、雕琢是一种最高级的劳动,从事人的教育更是一种艰苦的、带有探索性的,后果往往难以完全确定的劳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