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益《文學漫識》:從細節處看古代中西文化的交流

《文學漫識》是翻譯家、文化史學者楊憲益先生的文學隨筆集,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論歐洲文學”,主要分析介紹古希臘、古羅馬、英國等時期的歐洲經典文學作品和作者;第二部分“論中國文學”,包括對一些作品進行的考證、解析,還從許多小故事中探討中西文學的交流和關聯。

楊憲益幼承師訓,熟讀《詩經》《尚書》《左傳》等經典,舊學功底紮實,又曾進入牛津大學墨頓學院就讀古典文學及英國文學,學貫中西。他致力於中西文化交流,不僅翻譯了大量作品,還非常注重中西交通史方面的研究。

他把《荷馬史詩》等西方名著譯成中文引入國內,也把我國的《紅樓夢》《儒林外史》《楚辭》《聊齋志異》等文學經典譯成英文推廣到國外。翻譯之餘,他還留下了很多文史考證的文章。《譯餘偶拾》就是他在國立編譯館做英譯《資治通鑑》工作期間留下的筆記,這些筆記偏重歷史研究。《文學漫識》中的文章則偏重文學內容。

在介紹歐洲文學作品和作者時,楊憲益總是能準確抓住作品的風格特點,並分析其優點。在《<羅蘭之歌>譯本序》中,楊憲益着重對比分析了羅蘭和甘尼侖兩個人物的塑造。羅蘭和甘尼侖的矛盾推動着故事的發展,並且這兩個人物在詩歌中的性格都是複雜且不斷髮展的,形象真實、立體、可信。成功的人物塑造是這部史詩能夠成爲經典的原因之一,也是楊憲益希望中國的讀者能夠欣賞到的作品價值之一。

在論述中國文學的文章中,楊憲益不僅能夠依據其豐富的歷史知識對作品進行考證,還總是善於發現我國本土文學作品中的故事與西方流傳的故事之間的關聯,以小見大,從細節裏尋找中西文化交流在民間作品中留下的痕跡。

楊憲益認爲中外有許多民間故事同源。比如在《高僧傳》中就有類似安徒生童話中《國王的新衣》的故事,元代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中“誤墮龍窟”的故事類似《天方夜譚》中辛巴達水手的故事,《酉陽雜俎》中還有類似灰姑娘的故事,《幻異志》中板橋三娘子的故事類似《奧德修紀》中巫女竭吉的故事等。

楊憲益在《文學漫識》的文章中列舉了很多中外相似的民間故事,並從語言角度分析,有些故事和人物的名稱,與外文詞語名稱很相似。這應該是出於他長期從事翻譯工作的職業習慣。這種語音上的考證,如果能與其他關聯信息相結合、互相印證,可以增加了中外故事同源的可信度。同時,楊憲益也強調單純語音上的考證需要謹慎,不可妄下結論,否則容易鬧笑話。

《文學漫識》中以李輝撰寫的《了不起的楊憲益》作爲代序。這篇文章是李輝於楊憲益先生逝世時所作的紀念長文。文中回憶了他與楊憲益先生生前的交往事蹟,以及楊先生與妻子、兩個妹妹以及衆多老友的深厚感情,用文字記下了楊先生的珍貴生活片段,也讓讀者瞭解了生活中楊先生的樂觀、瀟灑、深情、快樂的一面。


2021.01.09霧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