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真憑實據地來發掘中國傳統文明”

《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是歷史學家楊向奎對宗周社會歷史的專題研究著作,是楊向奎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雖然成書於上個世紀80年代,但今天讀來,還是能得到很多深刻的啓發,對宗周的氏族源流、地理位置、歷史發展、社會制度和禮樂文明的思想文化以及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有更整體的認識,也被楊向奎淵博的史學和經學知識、嚴謹的分析論述過程所折服。

《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全書分爲宗周社會、禮樂文明上下兩卷。

在上卷《宗周社會》中,氏族篇與地理篇考證宗周的士族源流和地理位置變遷,建國篇論述從文王興起、武王伐紂到周公攝政、成王建國的完整的宗周建國曆程,社會篇論述宗周社會制度、思想信仰和風俗人情等內容。

這部分包含許多對單個問題的細緻嚴謹的考證、分析和論述過程,比如夏與宗周的關係,畢、程、豐、鎬等政治中心的遷移和名稱演變,古書記錄中出現二個崤山的錯誤辨析,內外服、職官和爵位的演變,宗法制度的形成,周公是否曾稱王,“郵表畷”到兩漢的亭燧制度的發展和演變,井田制等等。

在下卷《禮樂文明》中,首先考證了禮的起源,論述從原始社會“禮尚往來”的交易過程發展而來的禮,並介紹了經學史學古籍中記載的冠禮、婚禮、軍禮等內容,其後分別論述了周公制禮作樂和孔子對禮樂的加工改造。經過周公和孔子對禮的兩次較大的改造過程之後,形成了華夏文明延續千年的基本思想文化框架。

這部分也包含許多對單個問題的論述,比如對“賄”“賂”的辨析,對偶婚、“戴天頭”風俗及氏族起源傳說,軍禮中的樂舞,“大同世界”理想的形成,神、巫、史的古代史職演變,孔子刪詩的分析,“德”“刑”並舉、陽儒陰法的形成,“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理想,從“小人儒”到“君子儒”的演變等等。


楊向奎在書中申明,“本書主要目的就是真憑實據地來發掘中國傳統文明”。

他在書中“發掘中國傳統文明”,從對禮的起源和周公、孔子對禮的兩次大的加工改造,至孟子、荀子向仁與禮兩個方向分別發展,再延續到宋、明理學程朱、陸王思想之分,將禮樂文明、儒家思想的演變和分化串聯起來,回溯了華夏文明發展的脈絡。

楊向奎根據古籍、考古等資料分析認爲,宗周社會的禮,由原始社會的交易過程發展而來。周公制禮作樂,減輕了原始社會中“禮”包含的商業交換性質,轉變爲道德倫理範疇的“禮”,通過增加禮樂的配合,加重了“儀”的帶有等級色彩的行爲準則性質;在禮的思想中充實了德的內容,以德代禮,強調“威儀”,違反則要加刑,“明德慎罰”,提倡德、刑並舉,爲法家的賞、刑二柄、漢以後陽儒陰法的思想奠定了基礎;同時,減少了上天的權威,提高了人的地位和尊嚴,把“天人之際”的世界觀向“人人之際”轉變。

孔子“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在周公制禮作樂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豐富和美化了社會中的禮樂內容,使禮更加富麗堂皇而文采斐然,引向“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理想;在禮中加入仁的核心思想,以仁補禮,注重人與人之間的相偶關係,探討人的本質,主張“仁”是人的本質,而“誠”是物的載體,從“天人之際”走向“人人之際”;將原來長於相禮、從事巫祝方面的工作的小人儒,轉變爲“躬備德行爲師,效其材藝爲儒”的君子儒。

孟子、荀子進一步探討人性而產生歧異。孟子主張義理的天而人性善,少談禮而發展了“仁”的思想;荀子主張天是物,人性惡而多欲,必須有禮、法作爲制裁,使禮走向了法。發展至宋明理學,程朱標榜“道學問”的途徑,進一步發展“仁”和“誠”的思想,注重格物致知;陸王象山學派講究“尊德行”,後來發展爲王陽明的致良知。

同時,楊向奎也的確是“真憑實據地來發掘”。他認爲,“辯論與爭鳴是科學發展的動力”,在這本書中也的確是這樣做的。對於具體問題的考證、辨析過程,以經學史學相關古文資料爲基礎,並同時引用他人的不同研究觀點,採用“損益”的方法,肯定他人觀點中的合理之處,也能夠有理有據地反駁其不合理或錯誤之處,通過充分的討論得出自己的結論。

作爲我國屈指可數的經學專家,楊向奎對大量經學、史學、考古學等相關古文資料都能夠隨手拈來。除此之外,書中還引用了許多金文、易經、詩經、曆法等原始資料,可見史學界一代宗師的博聞強識、治學嚴謹。

在講解宗周禮儀、風俗的部分,剖析《詩經》等資料所反映的社會風俗時,楊向奎還提出了要結合民族學研究的方法,採用古文字資料、考古資料和民族學研究資料相結合的三重證的研究方法,能夠互相印證,更深入地探討資料中禮儀風俗和更加泛史實的本質。楊向奎所堅持的旁徵博引、嚴謹分析、多重考證的研究方法,至今仍值得學習。

2022.09.25霧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