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讓鄉村學生在新鮮事物中豐富內心感悟

前幾天,一名學生對我說,我們鄉鎮上有一個賓館,住一晚上要30元可貴了。我對她說,這都算便宜的,縣城住一晚上得兩三百呢。她竟然不相信,覺得我是騙她的。對於鄉村孩子來說,他們看到的可能對於自身而言就是世界盡頭。

小學五六年級,我一個人騎輛自行車去縣城,看到李子洲廣場上的雕塑好大啊!那時候,去三皇峁趕事情我就覺得這就是子洲的盡頭了吧!長大以後,去過很多城市之後才知道自己的渺小,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就是地圖上一個小圓點。

可是對於沒見過世面的孩子來說,這恐怕就是他們目之所及的天花板。在之前的學校,六年級學生過生日的願望,就是讓家長在縣城的邁德思客買一個漢堡。

對於窮苦人家來說,喫蛋糕都只是過生日才能享有的奢侈品。還不能買得太大,因爲不便宜啊!要是有幸坐過火車、飛機的話,那一定能成爲全校羨慕的對象。

他們會傻傻地問:老師,天上的白雲能喫嗎?老師,月亮上有沒有住着神仙?老師,聖誕老人是不是被隔離了?老師,獅子和老虎誰更厲害……太多太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答,比起單方面教授知識,答疑解惑正成爲鄉村教師的必備技能。

他們知道大象卻不知道究竟有多大;他們知道火星卻不知道究竟有多遠;他們也知道李白,卻不知道究竟有多狂。我們能給予他們的不是應付考試的技巧,而是如何探索充滿未知的世界。

這世界,縱觀歷史、囊括古今、牽連未來、對比中外。當然於學生而言,讓他們離開所熟知的區域,去嘗試融入陌生環境,這更讓他們感到無比驚奇與忐忑,因爲實踐本身就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當學生對一件事有興趣時,就會提出相關的問題,當然他們並不希望我們回答得多麼專業,而是能夠以身邊事物做對比,讓他們忽然茅塞頓開。有些時候,他們能想象到的場景就是我們當下正在發生的現實。

對於世界的好奇,可能源於他們內心中的自我矛盾。尤其是學習或生活經驗較爲豐富的學生,他們一旦失去了被圍繞的光環,就會在心裏產生極大的漩渦,需要時間慢慢去適應。關於新鮮事物的滲透,要把握好學生心理的可接受度。當他們主動去問,我們也應當知無不言。

只有當我們看清自己的時候,世界的輪廓也就會緩緩映入眼簾,天南海北的新聞也就見怪不怪。我們的學生,或許再不會因爲未聽聞的事物而驚異,不再有坐井觀天的想法。相反無論是何時何地總能保持理性,去發掘平凡中的偉大,去探索寬廣背後的哲理。

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真想帶着他們出去看看,不是爲了給他們提供炫耀的素材,而是爲了打開通往世界的窗口,外面真正的美不足爲外人道也。要想走出大山,需要自我覺悟,它不是老師和家長強制的催眠驅動,而是發自內心的勇氣與信仰。世界這麼大,我真希望學生以後都出去看看。隨着我們瞭解的越來越深入,世界也讓我們懂得了卑微與敬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