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开拓史(三):鸿运当头的山姆大叔》

老实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是一个运气好到爆棚的国家,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上帝护佑美利坚”。上帝究竟护不护佑我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自建国之初至冷战结束,它似乎都有着一种特殊的运气加成,每每到重大转折、关键时刻总是鸿运当头,或在身处险境之时天降强援,成功抵御住了外敌入侵;或是拥有英明杰出的领导者了做出最正确的抉择,避免了国家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亦或当别国因战火变成一片废墟时,自身因地缘等因素置身事外,大发战争财。

总而言之,是许许多多的机缘巧合造就了现在的美国。

这么说肯定有人不服气,质疑在下有搞封建迷信的嫌疑。那么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看美国的独立战争。稍微了解一点美国历史的人就会知道,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之时,美国各个英属殖民地虽然制定了自己的宪法,并召开了大陆会议,但实质上州才是主权独立的政治实体,大陆会议只不过是一个为了合力对付大英帝国而成立的临时机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那个时候的美国基本上就是由一群奸诈商人和土鳖农场主组成的松散联盟。

读到这里也许会有人发问,既然如此,那么美国又是怎么赢了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军呢?

答案很简单,好运呗。

这事说来也是奇妙,美国人民闹独立的时间点正好赶上了“英法七年战争”刚结束,而且心高气傲的法兰西战败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科普一下“英法七年战争”的具体过程和相关细节,这里就不再赘言了。总而言之,这是一场帝国列强有关霸权争夺的战争,战争历时七年,双方都是打得头破血流,元气大伤,其惨烈程度仅次于一百多年后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败后的法国被迫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东岸,以及整个加拿大割让给了英国。尽管仍然拥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纽奥良和瓜德罗普岛,但是这次的失败标志着法国失去了对新大陆的控制。

这是何等的屈辱,高傲的高卢雄鸡岂能咽下这口气?心里又岂能痛快?所以战后一直都在卧薪尝胆,暗暗积蓄实力,等待机会再寻大英帝国晦气的路易十六国王一听说北美闹独立、英国后院着火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得嘞,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炮灰......呃,朋友嘛,既然是朋友又怎么能不好好表示一下呢?于是乎,主动上门给刚成立的美国又是送钱又送武器,并第一个承认美国独立,随后更是索性直接派海军去攻击英国舰队。直把英国人气得牙根发痒,却又无可奈何。

而作为英国曾经的手下败将、宿敌仇人和生意上的竞争者西班牙一看这情形,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给大英帝国添堵的行列当中。

本来势单力薄,怀抱着玉石俱焚念头正准备和英军玩命的美国人都看呆了,这TM的都可以?莫非是上帝护佑?恩,对!一定是这个样子!(PS:美国人的一大特点:会感恩苍天,感恩大地,感恩上帝,感恩自己,但就是不懂得感恩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于是,在一番祷告对上帝千恩万谢之后,美国人也不含糊,抄起家伙就和法兰西盟友一道暴揍起了英军。

尽管说战争的最终胜利离不开美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浴血奋战,但老实的说,独立战争的结束其实是在法国的斡旋下才得以体面收场,否则就凭当时北美十三州的那几杆破枪,又岂能迫使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罢兵言和?

这不就连停战协议《巴黎和约》都是在巴黎签订的。

另外再多说一句,现今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也是法国在1876年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而赠送的。

应该说,没有法兰西,就没有美利坚。

看看当年好到蜜里调油的美法关系,再看看现如今它们之间的互相拆台诋毁,在下只能长叹一声,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友谊小船真是说翻就翻呐!

推翻了大英帝国的压迫统治,美国终于得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个体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与此同时也开启了他们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众所周知,在北美最初取得独立的时候,美国只有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之所以没有继续向西扩张移民,倒不是因为美利坚人们有多热爱和平、操守有多高尚,亦非人口稀少、军事实力不足,根本原因在于英国政府宣布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土地为王室独有,尔等刁民不得擅自迁徙进入。这项法令虽然严重打击了北美移民和印第安人之间的贸易,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对印第安人的生存繁衍延续了许多年时间。

当英美代表在法国签订了《巴黎和约》,英国承认了北美十三州的独立,并将密西西比河到阿巴拉契山的230万平方公里土地送给了美国之后,一场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和领土扩张顿时拉开了序幕。

1784年,杰斐逊起草了《关于弗吉尼亚让出的西部土地组建方案》,规定西部地区开发的一些原则,如西部土地归全体国民所有,将密西西比河到阿巴拉契亚山的地区划分为16个州等。次年,政府又颁布了西部地区土地出售具体规定的《土地法令》,极大的鼓舞了人们西进的热情。

正当美国人民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西进运动之时,又一个天降大礼包——“路易斯安那”再次砸中了美国,这又与美国的福音法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切还得从1803年,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说起,杰斐逊上台后出于搞点政绩的考量,希望能够从好基友法国的手里买下地段上佳的新奥尔良地区,于是派遣人拿了两百万美元去找拿破仑去商量这事。

当时的拿破仑正在欧洲四处征伐,仗打得那是不亦乐乎,钱自然花得也是直如流水,在听到美国代表的购买请求之时,他正为了军费愁的事一筹莫展。拿破仑一琢磨反正以自己的那点海军家底也干不过强悍的大英帝国海军,北美的殖民地早晚得易手,倒不如索性全卖了,如此不仅能够做个顺水人情,卖美国一个大大的恩情,增进美法之间的友谊,还能凑点军费为自己解决燃眉之急。于是乎,英明伟大的拿破仑·波拿巴童靴一拍大腿,当即决定开价两千万美元,要卖掉包括新奥尔良在内的整个路易斯安那,这可比杰斐逊预期得到的土地足足大了大几百倍啊!

你想要一朵花,对方竟然一下子给你了一座花园。估计当时的美国代表门罗整个人都听到这消息后,整个人都蒙了,心想这TM的都可以?莫非是上帝护佑?恩,对!一定是这个样子!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出那个时期的美国地图了解一下路易斯安那的地理位置和疆域面积,相信就能够体会到门罗童靴当时澎湃激昂的心情了。

要说这门罗当真是个极其有判断力和魄力的人才,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足以让自己和杰斐逊光耀千秋,名垂万世,他唯恐拿破仑再改变主意,在来不及请示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替杰斐逊总统和美国国会拍了板——咱买了!

于是,1803年4月,美法签订和约,美国轻而易举地获得了26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每平方公里还不到5美元。

如此这般还能说什么呢?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数以千计的人,越过阿帕拉契山脉,穿过了密西西比河向西移动。有些人移居到美国的边界,有人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阿拉斯加甚至是远离美国本土的夏威夷。

除了鼓励民众西进拓荒之外,美国还通过购买、胁迫、战争等手段,得到了大片的领土,例如1810年—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佛罗里达;1846年,强迫英国订约,把美国北部北纬49度的国界线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沿岸;1846年和1853年,美墨战争爆发,胜利后又购买了墨西哥的大片国土,总计约95万平方英里。

客观的来说,美国人的拓荒精神很值得赞扬,他们吃苦耐劳、开辟荆棘、克服困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马背上的英雄”。单从奋斗开拓的层面来说,美国的西进运动是一场十分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大迁徙。但凡事就像是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有正必然有反,有光明和正气一面,也必然存在阴暗和邪恶的一面。

在这次大规模的西进运动中,美国移民也伴随着对印第安人的屠杀灭绝活动。这种杀戮不仅仅是军队或者民间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持续性的国家行为。而当时的美国自上而下都是种族主义的践行者,例如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曾经颁布许多屠杀印度安人的命令,并放言“将废物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点附近,那么整个国家将不仅仅是泛滥成灾,而是被摧毁了。”

更具讽刺的是,提出了“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说,《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竟然露骨地喧嚣道:“如果印第安人反抗美国人去获取他们的土地,那么对印第安人的反抗就要用短柄斧头反击”、“如果我们约束自己不去举枪迎向这些部落,那么在这些部落灭绝之前我们将不会安静地躺下,或者被驱赶出密西西比河以外”、“在战争中,他们也会杀死我们中的某些人,但我们会杀死他们全部!美国人必须追求灭绝印第安人或者将他们驱赶到我们不去的地方。”

而后的几届领导人都先后出台了鼓励屠杀印第安人的法令,就连解放了黑奴,领导了美国再次走向统一的林肯,亦曾下令绞死了38个明尼苏达曼卡托地区的达可它人苏语部落的38个酋长,并颁布了《宅地法》,将屠杀印第安人的运动推至了顶峰。

有确切研究数据表明,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在现在美国境内居住的印地安人总人口在3000万至1亿之间。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全国的印地安人总人口竟然只剩下不到80万。

这就是宣称是自由民主人权的国度,现代文明灯塔之国的所作所为。

对此,在下无话可说,无言以对。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在下始终坚信,好运者并不会一直拥有好运气。倘若没了上天的眷顾,失了国运,这样一个由恶人创立起的国度又会遭受怎样的反噬?

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