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加工:写出不一样的读书笔记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我们叫做“深度加工”。最简单的方法,也就是我强调过无数次的: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强行”让自己的笔记,跟原文不一样。

——这是郝老师在钉钉群的推文《不破除这种认知,读再多的书都没用》里的句子。

在这句话前面,有另外一条观点:摘抄和重复的缺陷。

摘抄和重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一种「熟悉感」,这会给大脑释放一个信号「我知道它」——恰恰,大脑最不喜欢「熟悉」。一遇到熟悉的东西,大脑就会想避开它,尽量腾出认知资源。另一种常见的认知是:我不需要记住它,我把它复制粘贴,存到我的知识库里面,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搜索、提取,不就好了?然而,如果你连自己记录了什么都想不起来,你又如何去提取和搜索呢?有多少人就是这样,做了几千条笔记,一直放着积灰,从来都没有翻看过?甚至,抽空重读笔记,才发现:啊,原来我还记录过这个东西;原来我读过这本书呀。

曾经我下定很大的决心要去完成摘录,也专门买了本子,但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如果摘抄的目的是奔着静心而去,或者练一下书法,那是毋庸置疑的。

曾经我也很佩服那些笔记做得很多的人,什么卡片啊,在书里做批注,密密麻麻,这些我都做不到。或者,我在阅读时,还是太注重速度,注重阅读的快感,少了细思,少了推敲。

对于文字的现场抓握,我是比较擅长的。曾经,我为一本教育思考类的书写了21篇感悟,也曾经听一门网络音频课程,写下33篇感悟。这样的行为似乎在当时看不到效果,但我想总会在以后的岁月里得到印证。这正是我能坚持下去的理由,不看短期目标,而是坚持做一件“傻傻的、长久”的事。

比如:我会这样写——

“清晨,止住忧伤。午后,继续忧伤。木沙尔说,这就是生活。”

我续写了下去:“晚间,开启忧伤。仿佛这是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为了证明我正常,所以我忧伤。”

木沙尔是个十一岁的儿童,我是四十五岁的成人。

这就是我们的差距。

这样的写,属于顺着写。其实,我也有反问,有质疑,这样的思考也是目前的主要方式。

深度加工,让文字变成自己的文字。

我的文字里,深度加工的并不多,相反是现场感的文字居多一些。

昨晚看程锐刚的新作的开头部分,被深深吸引。我的读书向来浅薄,描述起来乏善可陈。所以句子非常直白,一点也没有内涵。我向来也是比较的快读,但是也只有在慢读中才会有深度加工出现。正如他在书里所说:在慢读中,知识才能转化为见识,见识才能沉淀为生命的智慧。

所以,之前写的读书笔记可以统统扔掉,慢慢品一个句子,哪怕一个标点,并进行深度加工,写出有质感的读书笔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