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創造財富的兩種方式——投資和創業 低概率 & 高賠率 機器 生命週期 解構 & 建構 商業模式 & 企業文化 揮棒 風險 溝通 熱愛

其實這個話題在我腦海中存在好久了。

我一直在投資,也在創業。這兩件事情有很多相似之處,卻也有不少不同點,需要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原則和方式來處理,很有意思。

本來想讓這篇文章在我的潛意識裏再多生長几年,但今天突然有些靈感,就把它們記錄下來。

在開始之前做個說明,這裏說的投資更偏向於二級市場投資,我的讀者裏有很多一級市場(VC)朋友,我覺得 VC 尤其是天使投資,介於這裏說的投資和創業之間。

低概率 & 高賠率

投資和創業,都是創富的搖籃。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財富排行榜上,最有錢的人都是企業家或是投資人。

但其實,投資和創業成功的概率都很低,你看到的只是少數幸運兒,大多數失敗者都消失在人羣中。

從數據來看,

股市有七賠二平一賺的說法,也就是隻有 10% 的人最終能在股市賺錢。

創業就更慘一些,如果拿存活率來看,95% 的創業公司會在 5 年內死掉,如果世俗一些,用 IPO 來衡量一個創業公司的成功,有統計說這個概率只有五萬分之一。

當然,最終的結果等於「概率 X 賠率」,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目標和資源管理好這個公式。比如你在投資的時候,通過分散、低價等方式降低投資單一標的失敗的概率。

創業怎麼管理呢?大概只能是連續創業了吧,哈哈。開玩笑,後面會說說我的想法。

機器

在《有知有行·投資第一課》裏,有這樣一句話:

太多人把投資理財當成了一件非常抽象的事情,而忘記了只要我們在做投資,我們就是把錢扔到一個非常真實的、希望用這筆錢創造更多財富的組織裏。比如很多人在買 P2P 的時候,只會盯着收益看,只覺得這是一個「投入 1 萬塊返回 11000 塊」的「理財產品」——但世界上並沒有一種神奇的機器,把錢扔進去一年之後就能返回 10% 的回報,而只有真實的、創造財富的公司、人與雙手。

換一個角度,如果把創造財富的公司來比喻成一個機器的話,投資時,我們在尋找這樣的機器,而創業時,我們則是在打造這樣的機器。

阿里是個機器,百度是個機器,騰訊是個機器,格力是個機器,樂視是個機器,瑞幸咖啡也是個機器,有知有行也是個機器。

如果你把 1 萬元放進這樣的機器,最後的結果會大不相同,因爲每個機器創造財富的速度、質量和方式是不一樣的。

生命週期

從這個角度,投資和創業都是在尋找那個機器。不同的是出手的時機。

創業是從 0 開始打造這個機器,最早的時候,甚至一切都在創始團隊的腦海中。

投資不同的是,可以在迷霧逐漸散去的過程中開始下注。

天使投資人更接近於創業者,因爲他們選擇這個機器的時候,大概率也只能看到創始人描述的樣子。

VC 好一些,MVP(最小功能產品)跑出來,有了數據甚至爆發性的增長,死亡概率大幅下降。

二級市場投資,或者我們俗稱的買股票,這時候我們已經大概率能看到這個機器的80% 了。

巴菲特在蘋果從科技公司變成消費公司的時候纔出手,是因爲這個「機器」的可預測性大大地變強了。

創業和投資,是在這個機器的不同生命週期出手,概率不同,賠率不同,經歷的旅程也不同

解構 & 建構

投資是「解構」的過程,創業是「建構」的過程。

投資是在不停地解構,希望找到這個機器的核心密碼,判斷這個機器未來是否還能繼續地創造財富和價值。「創始團隊的初心」、「強悍的技術能力」、「擁有很好的產品感覺」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這個機器已經形成後去試圖尋找到機器的核心要素。

一方面,這些核心要素可以幫助我們判斷這個機器未來是否能持續或者賺更多錢,另一方面,這些核心要素也幫助我們總結規律,可以找到更多其它機器。

但其實,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多直接的「因果關係」。把你「解構」後的要素放在一起重來一遍,就能得到同樣的結果嗎?大概率不會。

我們看到的結果,背後是由無數「因」構成的,還有「運氣」摻雜其中,這也就讓這個解構過程更加困難。

創業則是從 0 開始建構,更難。

這是個「認知」變現的過程,你究竟有多大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最後的結果。當然,必須承認這一路還得和「隨機性」共舞。

相比投資,有利的一點是,這個過程你可以有更多的掌控權和調整機會。這也是我更喜歡這個遊戲的地方。

商業模式 & 企業文化

投資研究到最後,我覺得一個企業或者機器,最重要的是「商業模式」和「企業文化」。商業模式就是巴菲特所說的雪坡,選擇了不同的商業模式,大概率決定了這個機器創造財富的結果。

拿銀行業這個賽道來舉例。招商銀行和其它銀行,在同樣的賽道里面,採用了不同的商業模式。大行是用低成本的資金或者其它方式對接各種各樣的客戶(和他們的錢),而招商銀行則是先通過高質量的服務、一卡通等找到人,再爲這些人匹配合適的產品,做好服務。不同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它們不同的結果(ROE)。

再說「企業文化」。業務終究會死,文化生生不息。信息時代,商業模式被挑戰甚至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一個企業能不能迎接各種挑戰、抓住機會、在艱難的時候挺過去、在有誘惑的時候堅守初心,都依賴於企業文化。

百度曾經有很好的商業模式(姑且不談這個商業模式的商業倫理和社會價值),也曾經是 BAT 的排頭兵,但現在百度的市值不足阿里、騰訊的十分之一,也遠遠不及字節,更深層次的原因,我認爲是百度的企業文化(包括價值觀、認知 …)無法支撐它的繼續成長。

創業則是同時創造「商業模式」和「企業文化」的過程。

一方面,你需要選擇行業,打造產品和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還得找到商業閉環的方式獲得收入。

另一方面,創始團隊每天的行爲舉止,就變成了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這點通常在早期不被創業者所重視,畢竟活下來的概率都不高。

但真正等一個公司站穩腳跟後再來審視企業文化,則會發現很多已經無法改變了。

揮棒

投資和創業的一個很大的不同點是「運氣」因素在其中的佔比不同。

投資是一個很長時間的連續博弈,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好運氣和壞運氣會相互抵消,最終概率會讓你的能力體現在結果上。

創業的殘酷之處在於,即使你做對了很多事情,如果沒有運氣的垂青,可能最終還是無法走的很遠。

股神巴菲特經常用棒球來比喻投資,如果拋過來的球不夠好,你可以選擇不揮棒。創業則真的是棒球,你必須揮棒,否則會被三振出局。

很多風險投資家把創業的過程比喻成開着飛機換髮動機,你必須在飛機墜毀之前讓發動機重新啓動。對於創業者來說,可供試錯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資源不止包括資金,還包括團隊的士氣。不揮棒,這些也會失去。

必須揮棒。

風險

只要是在資本市場待的時間夠長的人,都會對風險足夠敬畏,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武器」來管理風險:比如「安全邊際」—— 讓我們買得更便宜,給估算留有犯錯的空間;比如「分散投資」—— 通過持有多家公司,來分散掉一家公司失敗甚至破產的風險。

對於創業來說,這些武器並不適用。

我喜歡《讓大象飛》中霍夫曼的比喻,創業的過程像是在一個充滿濃霧的森林中尋找出路的過程。風險是什麼呢?最大的風險就是死掉,在資金和士氣耗盡之前,無法找到出口。

怎麼解決或者管理這個風險呢?

最直接的想法是分散,兵分幾路去探路,就像投資中的分散一樣。我不同意這種做法。

創業者本來的優勢,就是在局部的認知和投入兵力上能夠超過市場上的大公司,快速打開突破口。像投資一樣分散的結果,大概率是在不同方面上都用兵不足,收穫幾個失敗。

我覺得更好的辦法來自下面這張陸奇博士的幻燈片:

邁出第一步 + 迭代

先說快速邁出第一步。我們要打造的機器,最早是存在於我們腦海中的。存在於腦海裏面的推演,大概率會快速被現實打臉。與其不停在虛擬中想象,不如快速把產品拿到市場上檢驗。

霍夫曼有一句著名的話,大意是:如果你沒有爲你的第一個產品感到丟臉,只能說你推出的太遲了。

再來說迭代。

產品上線後,我們會快速收到反饋。這些反饋有用戶的聲音,也有真實的數據。這些反饋可以幫助你判斷產品是否走在正確的路上,哪裏需要修改。甚至連創業的方向,可能都是錯的。當然,這裏的難點在於如何找到「高質量」的反饋,畢竟「堅持」和「固執」的界限沒有那麼明顯

其實,更重要的是,在迭代的過程中,團隊會成長。大家會從這些或成功、或失敗的反饋和迭代中,收穫認知、鍛鍊能力,變得更好。這個更好的團隊可以讓籠罩在森林中的迷霧,變得稀薄一些。

一方面濃霧變得稀薄,一方面我們快速奔跑、撞牆換路,剩下的就坦然交給運氣

溝通

很多人喜歡投資,是因爲他可以是一個人的遊戲,不需要別人的認同。

好的投資大多都是與共識在對賭。

如果你管理的是自己的錢,就不需要解釋,不需要讓其它人認同你的想法,最終讓結果證明對錯。

如果你是基金經理,管理的是其它人的錢,你就必須溝通。大到你的投資理念,小到每一個投資案例,你需要你的持有人理解、認同你的做法。

對於創業者來說,溝通簡直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方面,就像前面所說,打造的機器存在於你的「腦子」裏,看不見摸不着,你需要讓團隊相信你看到的東西;

另一方面,創業早期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這也意味着公司經常需要快速應對變化,可能上午的主意下午就變化了,高效、充分的溝通可以讓團隊接受甚至享受這種變化。

從一個人,到管別人的錢,再到帶領一幫人創業,這個過程中你需要說服大家、尋求共識,溝通的難度和濃度急劇增加,但另一方面,也收穫了更大的槓桿。

熱愛

不知不覺寫得太長了,我要趕緊收個尾去寫課了

每當有人問我是否要創業的時候,我都會問他這個問題:你熱愛你做的事情嗎?

這不是矯情,而是最重要的問題。

創業本身非常難,過程也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你無法像做投資一樣,用概率和賠率組成的數學期望公式來管理結果,做出決策。

投資需要理性,但創業有時需要非理性。

創業的感受就像坐過山車,時而覺得自己是世界之王,時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突然發現這和我最近寫作的感受很像……)

支撐你在最難的時候挺住並繼續揮棒的,只有熱愛。

就像茨威格在《人類羣星閃耀時》裏面講述的:當斯科特帶領夥伴們奔向南極、當祖特爾隻身一人前往荒涼的舊金山、當菲爾德決心橫跨大洋鋪設一條電纜,他們並沒有反覆計算成功的概率,也根本不知道等待自己的結果是什麼。

熱愛,是支撐你留在賽場上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東西,而只要你還在賽場上,就一切都有可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