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很貴 1 2 3 4 5 6 7

1

前一段,我讀了邁克爾·劉易斯的新書——《思維的發現》,英文名是 “The Undoing Project -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

如果你看過《思考,快與慢》,你一定聽說過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而他一生的摯友阿莫斯·特沃斯基,恐怕就沒有那麼多人知道了。

這本書向我們展現了 50 年前,丹尼爾和阿莫斯一起對人類的思維過程進行研究和發現的精彩過程,也揭祕了諸如框架效應、前景理論、損失厭惡等行爲金融學概念的誕生始末。

但書中更吸引我的,是阿莫斯和丹尼爾對人類如何做出決策所做的推測。

阿莫斯認爲,人們做出決策的過程,實則是對現實世界的真實對象和理想世界的假想對象進行相似性判斷的過程。

簡單說,人是根據自己腦海中已有的知識(或者說樣本),去和現實世界中的信息進行比對、裁剪,然後做出決策。

面對同樣的信息,由於每個人腦海中已有的知識和樣本是不一樣的,因此他們也會做出完全不同的決策,而這些不停積累的決策,最終也塑造了不同的人生。

舉個簡單的例子,春節前,股市的行情如火如荼。如果你的腦海中有估值的概念,有歷史上抱團行情最後的結果,恐怕你就會對那些「抱團股」謹慎一些。而如果你是一個新股民,你的腦海中並沒有這些樣本,在你看來,這些股票會一直漲漲漲,自然就可能會做出 All In 的決策。

當然,這裏額外多說一句,另一個影響決策的因素是情緒。你需要保持自己的情緒穩定,讓自己能夠有一個穩定的輸出。否則,如果貪婪擊潰了你的決策系統,你就有可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丹尼爾·卡尼曼說,知識實際就是預測,所有能夠提高你預測能力的東西都是知識。基本上你在做每件事的時候都在試圖得出正確的答案,只不過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罷了。

那麼,如何增加我們的知識,來提高我們的預測成功率,或者說做出更好的決策呢?

2

認知心理學家丹尼爾·威林厄姆的《爲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從另一個角度,向我們展現了人腦思考的過程。

這張圖展現了一個非常簡單的人類大腦的模型。

左邊是周邊環境,有很多我們看到、聽到的信息,待解決的問題等等。右邊是被稱作「工作記憶」的大腦組成,我們可以簡單把它等價於意識,它保存我們正在思考的事情。

從周邊環境指向工作記憶的箭頭,表示工作記憶是大腦讓你意識到周圍有什麼信息的地方,比如你正在讀的這篇文章,你聽到窗外響起了鞭炮聲等等。當然,你也能突然想起不存在於周圍環境的東西,比如「明天又要上班了,好開心」……

長期記憶是一個儲存你關於世界的事實性知識的巨大倉庫:比如「一年有四季、冬天過了是春天」,比如「最好的網球運動員是納達爾」,比如「最近的股市分化很嚴重,少數股票估值很高,大多數小股票估值很低」……

長期記憶中的所有信息都存在於意識之外,在使用之前靜靜地待在那裏,等待着我們的呼喚。當我們使用時,它們會浮現在意識中。

比如說,你的朋友告訴你有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機會:「每年回報 12%,保本保收益,隨時可以存取」。當你聽到這樣的消息時,下面這條來源於《有知有行·投資第一課》的,躺在你長期記憶中的信息就會進入工作記憶,幫助你進行思考。

「在投資領域,一定要去了解投資的底層資產是什麼,也就是不管某種產品被包裝成什麼樣、名字叫得多麼好聽、由什麼大牌公司出品或者銷售,我們都應該去關心錢最終放在哪兒了,它獲得回報的來源到底是什麼,是不是滿足這個世界最基本的常識與公理。」

這從另一個角度呼應了丹尼爾和阿莫斯的結論。思考也好,決策也好,就是我們將周邊環境和長期記憶中的信息,用新的方法進行組合。

這一組合的過程,發生在工作記憶中。這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因爲人腦中的工作記憶空間是有限的,一旦信息過多,我們的思考就會變得異常困難。想象一下在你大腦中計算一下 1234 X 4321,你就明白我在說什麼了。

3

當我寫下這篇週報的時候,我會忽略很多信息。因爲我知道,屏幕前的你,有能力填補我省略的東西。

我不會每篇都寫「有知有行」是什麼,我不會每篇都寫「年化收益」怎麼算,我也不會每篇都寫「這是我的投資實證,我從 2017 年開始記錄,每週末一篇」……

我之所以要忽略這些信息,是因爲我無法把所有相關細節都寫出來,那樣這篇文章就會太長了。更重要的是,讀者會認爲都是重複信息而感到無趣。

一個好的作者,需要有足夠的能力來做出好的假設:我在對着誰說話,哪些信息我應該怎樣表達,哪些故事我應該如何描寫。

另一個角度,作爲讀者,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背景信息,也就是上面圖中的長期記憶,否則我們就很可能無法理解所讀到的東西。

再來看一下這張圖:

我們並不是憑空學習新知識的,我們會根據我們大腦中已有的知識,來解釋我們讀到的新東西。

當你在讀這篇文章時,或者你也可以想象你讀《有知有行·投資第一課》的某一講,這些內容只是一些「周邊環境」的信息。你需要在自己的工作記憶中調取長期記憶中背景知識,來理解作者想要對你說的話。

你的背景信息越多,你能從這篇文章中「讀懂」的也越多。

一篇文章,由作者寫下的文字,和讀者的想象共同組成。

任何作者都不可能寫下全部的信息。這樣,你能讀出來的東西,取決於你的長期記憶中的背景知識。換句話說,背景知識多的人,可能讀懂了 80% 的內容,而背景知識少的人,只讀懂了 20%。

這就帶來一個驚人的事實:懂得多的人,學到的更多。你擁有越多的背景知識,你就能從同樣的信息中獲取更多,而這又積累成更多的背景知識。

這個差距會越來越大,複利效應,你懂的。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瘋狂地讀書,或者去上各種知識付費的課程嗎?

4

我今年計劃把更多精力放到產品上,於是最近重新看很多與產品有關的書。

2018 年,我當時推薦過一本書 ——《顛覆式創新》的作者克萊頓·克里斯滕森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與運氣競爭》。

作者認爲,用戶並非是在購買產品或者服務,而是將產品或者服務帶入自己的生活,以實現某種進步。他把這種關係,比作「僱傭」的關係。

這句話我 2018 年就讀過了,我猜當時也把它當成了金句,但這句話進入到我的長期記憶中了嗎?顯然沒有。最近我重讀這本書的時候,纔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

比如說,我們「僱傭」微信,是通過它和我們的朋友以及感興趣的人保持連接,我們「僱傭」微博,是通過它瞭解最新的信息和八卦,我們「僱傭」有知有行最新推出的記賬功能,是通過它對自己的財務有更強的掌控感,可以讓自己更加安心和平靜。

我身上不斷增加的「背景知識」,讓我真的讀懂了這句話。

再看另一個故事。

「一個好的作者,需要知道自己在對着誰講話,需要自己在寫作時壓縮哪些信息」,這句話,或者說這個知識,我在 2017 年讀《寫出我心》的時候就讀到了。

但是,也只是讀到了。

過去幾年的寫作經歷,特別是過去 4 個月的寫課過程,才讓我徹底理解了這句話在說什麼。而沒有這樣的經歷,恐怕我也無法讀懂威林厄姆教授在《爲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這本書所說的這些知識,以及上面的那張圖。

這兩個我身上的小故事,都在說一個道理:我們是無法通過只讀書來獲取知識的。

怎樣才能讓知識進入到「長期記憶」中呢?需要「思考」。

我們的大腦大概是這樣工作的,如果你不經常思考一件事情,你可能不會需要再想它,所以這個信息可以丟棄;如果你真的在想、在思考一件事,以後你可能還會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它。

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

還是拿讀這篇文章來舉例。

當你拿着手機讀這篇文章的時候,這只是周圍環境中的一個信息而已。只有當你真正的在工作記憶中,調取長期記憶的相關信息進行了思考,它纔有機會形成新的知識,進入到你的長期記憶。

因此,

做作業是有用的,因爲它會引發你的思考;

記筆記、畫腦圖是有用的,因爲它會引發你的思考;

輸出、寫文章是有用的,因爲它會引發你的思考……

你也許聽說過費曼學習法,其實是一樣的道理。(篇幅所限,這裏我故意隱去了背景信息,如果感興趣的話,你可以自己搜索這個學習方法)。

5

我從小就有一個習慣,喜歡發呆,喜歡坐在那裏、一個人想事情。

看完《思維的發現》和《爲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我才明白我很幸運,我比很多人有了更多的時間花在「思考」這件事上,而這也形成了更多的背景知識和長期記憶,可以幫助我更好地決策、學習和思考。

除了發呆、做練習、做筆記、寫文章輸出,有一個更好的引發思考的方式,就是真實地做事情。

前一段我建議一個朋友去創業,其實我想表達的是,創業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可以碰到各種真實的、壓力巨大的複雜問題。在這些問題的逼迫下,我們不得不努力思考,尋求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纔有機會,把看似讀懂了的那些道理,真的變成自己身上的一部分。

當然,我並不是說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創業只是一個碰到問題格外多的環境而已,你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努力地去做事情、解決問題,因爲只有這個過程,才能真的學到知識。你碰到的讓你睡不着覺、抓耳撓腮的問題越多,你就越有機會積累知識,取得進步。

只是讀書、看文章、聽課程,是沒有機會讓那些知識進入你的長期記憶的。

把手弄髒,有知有行。

6

可是,如果我做的事情看起來沒有什麼用怎麼辦?我沒有一技之長怎麼辦?

在《爲什麼學生不喜歡學習?》中,威林厄姆教授還講到了「知識遷移」的概念。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獲取「表面知識」,而無法獲取到更深層次的「深層知識」,原因很簡單,深度不夠。

但如果你在任何一個領域鑽研到足夠深,其實你都能獲取到這些「深層知識」,而這些知識通常是人類社會或者說宇宙的一些基本原則和公理,這些東西是可以被遷移,被用來解決新問題的。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一篇好的文章,是由作者的文字,和讀者的想象所共同組成的。這是我從寫作這件事上所學到的道理,但它是不是可以用到別的領域呢?

由藝入道。

我學習到的是,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而文字其實無法完全表達這些信息。如果一篇文字寫得足夠好,它會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想象,從而形成一篇好的文章。

做產品不是一樣嗎?

一個好的產品,是由產品本身,和用戶使用產品時的感受所共同組成的。

如果一個產品能夠解決用戶真實的痛點,引發用戶的真實感受,能夠讓用戶產生情感共鳴,這個產品和用戶使用它時候的感受,就共同構成了一個好的產品。

你看,這就是我從「寫作」到「做產品」的遷移。當然,前提是,你需要鑽研到足夠深,而這意味着非常多時間的投入和思考。

功不唐捐,由藝入道。

7

當你打開這篇文章的時候,一定會想,孟巖這個傢伙也學會標題黨了。

其實我就是開個玩笑,但我也是認真的,我真的認爲這些文字很貴,它總結了我對人是如何獲取知識,做出決策的一些底層思考,如果簡單概括一下,就是:

去學習,去經歷,去多涉獵各種知識;

有知、有行,把手弄髒,在實踐中更好地學習;

控制情緒,讓決策可以穩定輸出;

功不唐捐,由藝入道。

我經常說「投資是認知的變現」。

在 2020 年打造有知有行的 MVP 的過程中,我們甚至開過腦洞,向用戶展現一個「認知賬戶」,這個賬戶會包括你讀過多少文章、做過多少筆記,然後給出一個評分。這個賬戶得分越高,代表你的「認知」越高,將來的資產賬戶也可能會有更高的收益。

顯然,我們肯定不會這麼做了。

但是,這個賬戶雖然看不見、摸不着,卻又是真實存在的,它就在你的「長期記憶」中,而我們終其一生在做的事情,就是讓這個賬戶變得越來越豐盈,從而不斷做出更好的決策。

而這,就是認知變現的根本道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