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與體驗 1 2 3 4 5

很久前看過一個姜文的採訪,關於什麼是好的臺詞,他講了一個故事:

一條河在中間,

河這邊來了一個聾子,

河那邊也來了一個聾子,

兩個老頭,其中一個扛着一個竿子。

這邊的聾子就衝着他喊:怎麼着,釣魚去啊?

另一個老頭聽不見,但心想,我不能讓他覺得我耳聾。

所以他說:不是,我釣魚去。

這邊問的老頭當然也沒聽到,他心想我可不能讓他覺得我聽不見,

結果回了一句:我以爲你釣魚去呢。

隔着一條河,一共三句臺詞,都是釣魚:

「怎麼着,釣魚去啊?]

「不是,我釣魚去。」

「嗨,我還以爲你釣魚去呢!」

但就是這三句話,把兩個老頭的內心那種否定、掩飾、糾結的狀態,活生生地擺在了觀衆面前。

姜文說,這感覺太棒了,他一輩子都在尋找這樣的臺詞。

1

不止是文字,包括音樂、繪畫、詩詞、甚至產品,其實都是用來感受的。

創作者通過對自己或是他人生活的深挖,當挖到最深處,就會找到人類骨子裏面一些共通的情緒。

就像前面那兩個老頭,透過三句臺詞看到的掩飾、緊張、難爲情,也正是我們自己的情感。

前兩天,我的一個朋友在播客裏朗誦了一首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詞,雖然我小時候背的滾瓜爛熟,但也只是會背。真正喜歡上它,卻是接近不惑之年。

蘇軾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剛經歷了烏臺詩案,被貶黃州過了幾年非常清苦的日子。而之前的大起大落,也讓他嚐盡了各種人生滋味。

我們喜歡這首詞,是因爲蘇軾寫自己寫得足夠深,以至於寫到了我們心裏。人生在世,哪有一帆風順,而誰又能免得了受委屈、不被理解、懷才不遇,他在「矯情」的時候寫,我們在「矯情」的時候,也會讀得熱淚盈眶。

一篇好文章,是由文字本身,和讀者透過文字的想象,所共同組成的。

2

今年初我看了一本書《解密 Instagram》。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彭博社的記者,他用紀實的方式講述了 Instagram 創業的過程,以及被 Facebook 收購後,創始人 Kevin Systrom 和 Facebook 的老大 Mark Zuckerberg 「相愛相殺」的故事。

Kevin Systrom 和 Mark Zuckerberg 對產品的看法完全不同。Mark 更看重數據,甚至只關心數據,至於產品和數據背後的用戶,和虛擬世界的字節沒有什麼兩樣,都是產生商業利潤的一些數字。

Kevin Systrom 則認爲產品是用戶生活的一部分。Instagram 讓人們可以透過其他人的視角去觀察生活,也可以展示更多面的自己,這種產品背後的感受纔是更重要的。

兩個人對待產品完全不同的觀點,造成了無數衝突。大的比如「爲什麼 Instagram 不能增加轉發按鈕」、「爲什麼 Instagram 的人均廣告創收只是 Facebook 的 1/3」,小的比如 「爲什麼 Instagram 要花這麼多精力去做各個城市的線下活動 InstaMeet」、「Instagram 的廣告尺寸和像素能不能放寬要求」……

拿「轉發按鈕」來舉個例子。這個功能對於現在的社交軟件,實在是太平常了,包括我們平時用的微信、微博以及其它產品,「轉發」到處可見。

Zuckerberg 認爲 Instagram 也應該增加一個轉發按鈕,這樣能極大的提升產品裏內容和用戶的活躍數據。Kevin Systrom 則堅決不同意,他堅持認爲人們在 Instagram 裏分享的是照片,把別人的藝術創作和生活經歷,用自己的名字轉發出去,這不是用戶期待的感受。

他對 Zuckerberg 說:轉發按鈕,會毀掉你關注某人時所產生的期待。你之所以關注別人,是因爲你想要看到他們所看到的、所經歷的和所創造的,而不是任何其他人的。

這種感覺和 Facebook 是完全不同的。

書中的另一個例子來自 Facebook 的競爭對手—— Snapchat(閱後即焚)。當 Zuckerberg 開出的天價收購要約被 Snapchat 的創始人拒絕後,他在內部啓動了多個項目,像素級地拷貝 Snapchat,並用 Facebook 自己的流量灌給這些產品來啓動。

但最終,這些模仿品都失敗了。

Facebook 可以複製 Snapchat 的界面,卻無法複製它的酷勁兒,更無法複製 Snapchat 帶給用戶的感受。

Facebook 可以用流量引發數百萬用戶的注意力,但最終還需要靠產品的質量和感受,來留下用戶。

3

我曾經很喜歡網易雲音樂這個產品,特別喜歡看每首歌背後的用戶評論。

在《幕後產品》這本書中,網易雲音樂的產品經理王詩沐曾經寫過這個功能背後的思考:

現在中國年輕人的內心深處越來越孤獨(這是長期競爭壓力大的產物)。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距離生活富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朋友圈中大家都信仰財務自由,但大部分人沒有明確的目標併爲之奮鬥;每一年似乎自己的生活與之前的並沒有什麼兩樣,大家不滿足,卻又不知道這種不滿足從何而來。一切似乎都處於焦慮的狀態。焦慮與孤獨感正是如今快節奏生活下年輕人的寫照(尤其是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現實生活中的不如人意,讓用戶越發地渴望獲得情感共鳴。

文字和音樂恰好就是連接共鳴與記憶碎片的好方式,兩者都能使人展開想象,而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正是讓用戶產生共鳴的地方。一首打動人心的歌曲聚集起了產生共鳴的人,其中腹有詩書的佼佼者寫下的評論更讓廣泛的用戶羣產生了更強烈的情感共鳴。評論帶來的價值超出了文字本身,真正發揮了慰藉人心的力量。

無論是虛擬世界的 Instagram,Snapchat,網易雲音樂,

還是現實世界的星巴克,蘋果,以及現在的中國李寧,

一個好的產品,是由產品本身,和用戶使用產品過程中所獲得的感受,所共同組成的。

4

回到今天的主題,投資也是如此。

一隻基金,或者一個策略,表面看到的是收益,在我們持有的過程中,獲得的則是體驗。

這裏的體驗有兩層:

第一層,因爲市場有波動,在持有的過程中,基金經理或是組合的主理人,不斷把背後的投資理念和應對波動的方式傳遞給投資者。只有投資者理解、認可、信任了,他才能拿得住,也才能將產品的收益,變成自己的賬戶的收益;

第二層,也是更重要的,是心靈層面的體驗。基金背後的基金經理,組合背後的主理人,以及一個投資產品背後的團隊,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在追求什麼?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他們在追求什麼,他們的價值觀是什麼樣的,他們每天在說什麼,他們是怎麼做的,他們的產品是怎樣和用戶交互的……這些體驗會在投資者持有的過程中直達心靈,讓他們覺得與自己的身份和價值觀相符。

「漲跌都舒服」、「不預測、只應對」背後的平靜、篤定與豁達,「不斷進化」、「投資成功,是我們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之後自然的結果」背後的自我探尋和向內求,

就是長贏也好,有知有行也好,背後更重要的體驗。

5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由客觀世界和人的主觀感受所組成的。

我們平時能看到的,是桌子、電腦、產品、文章、投資策略等客觀存在的東西,背後更重要的,是人們在和它們交互過程中的所獲得的看不見東西:產品背後的感受,文字背後的想象,投資背後的慾望和自我追求……

一篇好文章,是由文字本身,和讀者透過文字的想象,所共同組成的;

一個好的產品,是由產品本身,和用戶使用產品過程中所獲得的感受,所共同組成的;

一個好的投資策略,是由策略本身,和用戶持有過程中自身的變化和成長,所共同組成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