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亲教育的践行

三亲教育的践行 

滑县大寨乡小田小学 杜冠鹏

学校简介:滑县大寨乡小田小学,6个教学班,10名教师(8个正式的),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差。北边不足1.5公里有一个大范围学校,南边不足1公里就是乡实验小学,在夹缝中生存是非常难的,但是我们要绝处逢生,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经过6年多的努力,由一个即将被撤并的教学点逐步发展成现在的滑县课改核心校、滑县新教育实验学校、滑县特色项目学校、三亲教育试点学校。

    逐步形成四大特色:1.手工绘画成常态;2.优秀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抖空竹;3.高效课堂“二主三自”教学模式;4.国学落地进校园。在这些特色项目、校本课程和社团的支撑下我们逐步提炼成我们的学校特色文化——“根”文化。

初到小田小学总感觉学校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状态,于是在心里经常有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我们现在说好学校、生源好,大多指学生分数高,看重的是知识的价值。在当今的“教育”中,更侧重“教”,“育”的部分很欠缺,甚至只有“教”,没有“育”,过分注重知识和分数还会损害“育”的价值和机会。但知识只占教育的很小一部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远不止知识传承。于是我尝试做各种活动想改变学生的现有学习状态。现在乡村学校生源大量流失,几乎面临倒闭。社会上一边倒的“乡村学校教育不行”的舆论压的乡村校长和老师擡不起头、说不起话。我不甘心,尝试和外出学习各种适合乡村学校的教育,2018年1月,有幸遇到了“三亲教育”,三亲教育是中央党校张孝徳教授在自己的家乡山西长治关头村发起的,随后得到了一批高校的有共同志趣的专家教授一起公益推动三亲教育。经过交流,我只有实践没有理论,他们有理论正缺乏落实和实践,于是我校就成了第一批试点学校。努力以儿童新“六艺教育”课程为指导,践行“三亲教育”,落实儿童新六艺教育。即自然开慧教育、经典诵读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四季农耕教育、心灵手巧教育、礼乐艺养教育。

第三部分:三亲教育6大课程的实践

一、儿童开慧教育,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四季自然教学内容,使儿童在与自然节律的协调中感知自然、认识自然,在天人合一中实现启智开慧、身心灵一体的健康成长。

每周一节自然课堂,目的是观察自然、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认识各种农作物,感受不同的季节农作物种植的变化和生长的变化,亲身去体会和感受大自然。同时在校内开辟农耕园,每班都有自己的农耕园,各班自主种植,种植不是目的,目的观察植物的生长规律、生活习性等,培养他们具有生态农业的意识,三年来没有用过化肥和农药,同时让学生学会制作农家的有机肥。

根据孩子好奇心很强的特点,培养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兴趣和能力。利用自然课堂整合多学科教学。

    根据课型的不同,尽力多安排一些室外课,把教室搬到操场、搬到校园、搬到田野等等。

二、经典诵读教育,让孩子在幼儿期间完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中庸》《大学》等蒙学经典的学习,对汉字有初步的认识和感知,形成中国经典的阅读能力,在幼儿心中埋下孝、仁、义的种子,奠定终身受益之基,做培根的教育。目前我校已在附属幼儿园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的基础上,在小学阶段目前诵读《论语》、《大学》,大部分学生达到了能背诵的程度。坚持点读,一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二是为了增加了孩子们的识字量。

  主要形式有:晨诵、午读各二十分钟,晨诵角是自发组织的;早晚在班级群里各读30分钟。一周安排2--4节阅读课。暑假经典诵读公益亲子晨诵活动,坚持每天早上6-7诵读一小时,已经坚持了4年。

  三、行为养正教育,生活即教育,老师作为儿童的陪伴者,将《弟子规》《孝经》等经典中的孝道教育、优良行为落实在每天的一点一滴中,培养儿童安身立命之本。因此我们一直在坚持诵读的基础上注重践行和落实。通过经典的诵读和践行,现在孩子们闹矛盾的少了,课间去办公室告状的少了。即时有时候偶尔有点小矛盾,孩子们也会用经典反观自己,自己把问题解决了。

  在学校,见老师鞠躬问好(师生互行鞠躬礼),进校门先向国旗行鞠躬礼(培养孩子的敬畏心和感恩心),在家多做家务,孝敬老人,每周日是孝心日,孩子们坚持写孝亲日记。

四、四季农耕教育,根据四季节律变化,让儿童充分接触土地、植物、动物,感知、了解生命,让农耕成为儿童生活和成长的一部分,让天地自然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农耕教育不是简单的劳动教育,更不能用劳动代替劳动教育。农耕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学习实践,它跨学科、跨学段、跨人群,不仅内容要科学条理丰富,还要有学习的辅助材料,这也正是三亲教育项目组提出的培养全科教师的最好平台。

    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让学生写种植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二十四节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针对不同的节气举行不一样的活动。把多学科融合在一起,能把综合活动课做好,全科教师自然也就诞生了。

五、心灵手巧教育,秉承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围绕手脑并用、身心合一的原则,开展手工艺术、舞蹈游戏等课程,让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学校尽管没有专业教师,但是却开展了绘画、手工制作课,教师还勇于创新,例如手指画、粘贴画,融入了数学课堂。还组建了很多社团,每周三的下午后两节课都是活动课,各个社团同时活动,例如折纸、版画、撕刻画、泥塑、脸谱、国画等,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搞特色教育。

六、礼乐艺养教育。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绘画、礼仪、饮食等的教化功能,重点开发乡土音乐、乡土艺术、乡土文化、乡土风俗等对儿童全方位的薰陶教育功能,并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终身滋养孩子的身、心、灵。

  用艺术薰陶孩子,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的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没有专业教师就利用网络、社会力量和箱体资源。

第四部分:效果与思考

1、效果及成级

当时都担心我们成绩这么差,再搞这么多活动,能不影响成绩?实践证明我们的成绩大幅度提高,好几个年级已经进入全乡第一第二名。

学生到中学以后潜力更大。今年中招全乡400分以上的37名学生,我们的毕业生有8名,全乡16所小学,平均一个学校2个多学生;升入县一中的24人中,有我校毕业生6名,占四分之一。

教师成长也非常快,8名教师一次性取得县优质课5个,其中3个体等奖;县青年教师辅导员3名,教坛新秀2名,乡里4个工作坊坊主我校2个;滑县名班主任全乡3人,我校有2人。

2、利用身边的资源。不怕没有专业教师,就怕没有做专业的心。有了做专业的心,我们的老师累并快乐着,并且成长也是非常快的。这就是我们学校利用校本教研自我培养的专业教师。在此,我们得益于校本教研,得益于新教育思想。师生快乐的生活已是校园的常态!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已不再是梦想!

3、思考

课程融合,把三亲教育六艺课程融入国家课程,不再给老师增加负担和课节。这是我们目前和以后努力的方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