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传习录》(20)二十一

传习录二十一

陆澄问:“圣人的知识广博,善于随机应变,好像无所不知,难道是因为圣人已经把全世界的知识都学到了?”

王阳明说:“圣人不可能掌握全世界的知识,这一点圣人和普通人一样。

打个比方说,圣人的心像一面镜子,任何东西放在这镜子前,这东西都会被原原本本照进镜子里。但是没有东西放在镜子前,镜子里也空空如也。

也就是说,圣人的心是现实最客观的反应罢了。

圣人不可能知道全天下的知识,就像镜子不可能一下子照映出全天下所有的东西一样。

如果按照后人歪曲的那样理解——圣人通晓了所有知识,那么周公制作礼乐教化天下,周公前代圣人尧舜为什么不制作礼乐呢?孔子删述《六经》以教育万世,孔子的前代圣人周公为什么不这么干呢?

由此可见,圣人做什么事,取决于他当时的人生经历,圣人也有掌握不全的知识,圣人也受时代的限制。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取决于他的心比普通人的心更明亮(用“格物”格除了私欲的蒙蔽,私欲好比镜子上的污渍),能够原原本本照映出客观现实(更能实事求是)(比如有人被欲望、愤怒左右,无法判断实际情况,这欲望和愤怒就是私欲)。

当一个人不被情绪所左右,不被私欲所蒙蔽时,无论遇到任何新情况、新知识,都能更容易一眼看穿客观本质。

所以学者学习之前,首先要有个‘明’的功夫,也就是前文说的格物的功夫。‘明’的功夫做好,就不怕遇到了新情况,新知识,而束手无策,‘明’的功夫做不好,读再多书,学再多知识,也仍是糊里糊涂、手忙脚乱。”

陆澄问:“那程颐先生说的:‘万事万物的道理在最原始的状态下就已经具备了。’该怎么理解呢?”

王阳明说:“这说法本来没错,世人没好好理解,也就有了误解。”

这一节还是对“格物”的讨论。格物是一个动词,是一个行为,不是一个状态,而且是针对学习者自身,向内的改变。学懂《心学》的人仍旧和原先一样,该平庸还是平庸,该普通还是普通,因为《心学》传授的是一系列方法,只有照着方法下苦功实践,才能有所成。就好比没有人能看两个游泳教学视频就学会游泳,也没人能看两个拳击教学视频就成了拳击高手,都要经历苦练。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

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

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

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

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

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

《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

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

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

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

明的工夫。学者唯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

变之不能尽

曰:“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

具⊕者,其言何如?

曰:“是说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