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记日记#1457 百家思宴的科学家饭局

2021/01/22 星期四 北京

4点半睡觉,7点半起床,9点钟就到了小海子影视基地。简单化了妆,9点半开始湖北卫视《团年饭》的回采,连续回答问题一个多小时,说的口干舌燥,中间不得不中断两次,喝水润润嗓子。

11点结束,回家吃饭。饭后想歇一会儿,街道又来通知去做核酸检测。计划着23-30日外出,有个核酸证明在手会方便一些,于是前往。做完核酸检测14点到了南新仓大董美食学院,作为一个菜品讲述者参加一个科学家聚会的饭局。这个饭局是全程录像的,后期会剪辑出来在2月7日起陆续播出。

下午3点做前采,这个时候我真是困死了。不过和导演聊了几句,她提出的问题勾起我说话的欲望,于是滔滔不绝的说了一个多小时。

17点多嘉宾陆续来了,除了一位投资家之外,都是顶级的科学家。

对谈嘉宾简介(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鲁白(话题主理人)著名神经生物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创办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神经营养因子和突触可塑性、以及神经与精神疾病方面的研究,在大脑发育和精神健康领域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2020年和团队发表论文,提出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策略,研发了一款原创抗体药,尝试治疗最具挑战的人类疾病,阿尔茨海默病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长期从事光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网的研究与项目管理工作。从2003年以来先后作为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专家委主任组织IPv6项目研究试验,作为新一代无线宽带移动通信科技重大专项总师,组织3G/4G/5G项目研究开发。近年负责组织重大工程科技咨询项目研究。

盛希泰洪泰基金创始人,洪泰资本控股董事长,资深投资银行家,前华泰联合证券公司董事长。具有二十年逾百家公司IPO及并购经验,培养了中国资本市场最优秀的并购团队,培育了中联重科、大族激光、蓝色光标等数十家行业领先的上市公司。投资方向聚焦于消费升级、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泛互联网等领域。

魏文胜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同时担任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及北大 - 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致力于发展基因组编辑技术、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基因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癌症、感染等重大疾病发生机制,为发展高效治疗手段提供新的药物靶点和思路。

张双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高山大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伽马暴偏振实验、“慧眼”天文卫星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天文与天体物理领域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天体物理。研究方向有黑洞双星天体物理、中子星天体物理、空间天文实验等。

巅峰食客董克平 美食主理人,著名美食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食专栏作者,美食评论家。《舌尖上的中国》顾问,央视《中国味道》总顾问。著有《吃货》《吃鲜儿》《寻味》等美食书籍。

凉菜:

指橙黑叉烧

墨绿青豆沙拉

意大利肉酱栲栳栳

脆皮咸鸡

汤:咖啡泡沫乌鱼蛋汤

招牌豉椒小牛仔粒

伙食海参

糖醋大黄鱼

雪菜烧笋尖

烤鸭

甜品:踏雪寻梅

菜都是大师兄孙宪厚主理的,很好吃。但是这些科学家聊起来就忘记了吃饭,我的角色就是适当的时候打断一下,让他们吃点菜。科学固然重要,但既然是饭局,美食也要有一定的位置。再大的科学家也是离不开吃喝的,美味佳肴摆在面前,总不能忽视它们的。

制片人说:“文化是和人分享的最佳话题。一是因为文化依赖真实感受,可以把感受跟别人交换;二是因为文化是感动、是享受,所以不会引起彼此的争执冲突;三是因为文化有多层丰富内容可供挖掘牵连,能够让人兴味盎然地一直聊下去。”在我看来,科学进入饮食,是今后饮食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吃又是最容易产生话题设计,这样的饭局一定是有意思的。

席间这个话题引起我的强烈兴趣:“当我们的科学和技术被人轻易卡住脖子的时候,哪来的文化自信?”我受过教育,懂一点逻辑,也有一点思考能力,始终觉得自信不是键盘侠似盲目,更不是没有实力基础的爱国热情,我们需要时间,更需要冷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