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泳讲透《茶疏》34 : 论喝茶的对象

原文:

论客

        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点汤。

        量客多少,为役之烦简。三人以下,止热一炉,如五六人,便当两鼎炉,用一童,汤方调适。若还兼作,恐有参差。客若众多,姑且罢火,不妨中茶投果,出自内局。


江泳解读:

        往来纷杂的宾客,只需尽兴饮酒来款待;初次见面的泛泛之交,仅需用日常酒饭来应酬。只有本心相同、彼此舒适自在,或高雅言论或互相辩论,不受拘束的朋友,才开始让童子生火,煮水沏茶。

        根据客人的多少,来确定招待的规模大小。三人以下,只用点燃一个炉子,如果有五六人,便需要两个茶炉了。用一个童子来专门照看,水才能煮得适当。若还兼作其他的事情,恐有差错。客人如果很多,可暂时熄了炉火,不防茶事暂停,从内席上取些果品茶点来招待。

        论客,谈论的是喝茶的对象。

        与人交往,讲的是一个情投意合,品茶尤其如此。

        欣赏品玩一样东西,最重要的是心境。而不同的同伴,会影响我们的心境。对于喝茶这样高雅的活动,性趣相同的朋友,会保持在同一频率上,大家可以更好的沟通,共同感受茶的美好。

        许次纾说的“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这样的朋友,是可以一起喝茶的朋友,是难得的知己。

        茶事活动,素心同调的朋友很重要,人数的多寡也很讲究。

        明代的张源著有一本茶书《茶录》,里面关于饮茶是这样写的:“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 

        饮茶的时候,人少为好,不致于太过喧哗。超过了五六人、七八人,喝茶的雅致也就没有了。

        张源用词精简,但是说得非常到位,很好的概括了明代茶人的趣味。

        这一点与唐宋的喝茶氛围截然不同,宋代流行茶宴,以茶为宴招待宾客,人多才热闹。宋徽宗赵佶有一副《文会图》传世,我们可以从中一窥宋代茶宴的面貌。


        明代茶人喝茶讲究饮茶的空间,追求同伴的同频。雅致之趣,与唐宋大有不同。

        关于与友喝茶,许次纾则从泡茶的角度来论述,三人以下燃一个茶炉,五六人则需要两个炉子。炉子合适,还需要搭配煮水的童子来完善茶事。如果人再多,就不适合喝茶了,即使喝茶,也不能静下心来体会感受茶的滋味。这样,还不如暂停茶事,取些果品来款待,也可以走出茶室,在外面活动活动。

         茶事,不只是一个活动,而是要通过茶事来安放自己的心,静下来,慢下来,喝起来。


下一篇解读:茶所



未经过本人同意,请勿复制粘贴传播!欢迎原文转发分享!

❤ zjy000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