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第九》29:当年同学去了哪儿

《论语·子罕第九》29:当年同学去了哪儿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最后这些人都去了哪里?

从空间维度看,没有流落海外的。从时间维度看,没有跑出春秋战国的。倒是从修行程度上讲,这些当年同学慢慢的拉开了四个档次。

一、共学——正心向学

当年,这些人拿着几条肉干来,孔子他老人家一概笑纳。“自性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从以肉干为礼来求学的算起,我从没有不予以教诲的。

这些带着肉干来的弟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每个人都愿意以十条肉干为成本,每个人都坚信自己能从孔子那里获取比这些肉干更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启发。当然了,这三千弟子之中,或许也有自己并没有具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慕名而来,希望通过圣人的朋友圈,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的。

或者有具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只是为了个人价值的提升,这些人成为同学,共同到孔子这里来讨学问。这是孔子的学生的共性的动机——各有所求。

同一向学是这些人成为同学的根本原因。

二、适道——诚意向道

孔子是个高明的好老师。有一次,有个偏僻地方来的没什么见识的“鄙夫”来问孔子自己遇到的问题。孔子告诉他,自己也是无知的,当然也没有现成的解决对方问题的答案。然后,孔子拿来者所疑的两端反复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鄙夫自己便明白了该如何去做。

像“鄙夫”那样的,怀揣具体问题的学生,应该占了多数。

当然了,还有一大批在春秋中体悟到“力量”的重要性,希望自己变得有力量,希望自己通过入仕为政实现人生抱负的。这些人中,以子张为代表——“子张学干禄”。孔子不能说这些弟子所求不是“道”,他老人家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告诉大家“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孔子真正想教的学生当然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他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有些人可和他共同向学,却未必可以和他共同向道。

三、立——强力不反

不要说雷像锋那样,做一个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人。就是再简单的立志做个好学生,也是会有“无知之人常立志”的。有些学生你问他该怎样做个好学生,他说起来头头是道。只是,一到了实践层面,便走了型,变了样。起床时,惰性战胜了勤奋;上课时,散漫战胜了专心;作业时,应付之心战胜了精进之心;好不容易坚持了一段,放任之心又战胜了坚持之心。

立志向道不是什么稀罕事,在孔子的弟子之中,甚至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但凡心中有些明白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冲动。问题是,能够做到强力不反的,做到始终如一的,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少之又少。

所以,孔子讲:“可与适道,未可与立”。

往往是中途改主意者多,强力不反者少。

四、权——立而能权

企业界有种说法,叫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实际上,孔子的弟子之中,最突出的“七十二贤人”有个共性的特征,他们都是做标准的。用孔子的话讲,是“可与立”亦“可与权”的人。

孟子有段话讲:“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只有那种能够创造标准的第一流的人,才有资格在特殊情况下,做出恰到好处的变通。而且,他们的变通,会因为恰到好处,成为后世人效法的标准。

标准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做的,没有强力不变的“至于道”,不弄清楚“道”的精神,随随便便去变通,只能背道而驰。

孔子说,有些人可以和他共同向学,却未必可以与他共同志于道。有些人可以和他共同志于道,却未必可以和他共同强力不变——至于道。有些人可以和他共同强力不变——至于道,却未必可以和他共同权衡变通。

这是什么,这是孔子为弟子们设计的进学之阶,沿着这条阶梯,弟子们终能明道、悟道,乃至于得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