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十四五”:新發展格局下的改革議程 讀懂“十四五”

讀懂“十四五”

書名:《讀懂“十四五”:新發展格局下的改革議程》
作者:劉世錦,國家“十四五”規格委員
出版:中信出版社,2021年1月第1版

和書的故事

很多事情都不是真的那麼偶然,背後一定有着各種潛移默化的規則在推動,比如最近看的一本書《讀懂“十四五”:新發展格局下的改革議程》。我以爲是自己無意中感興趣恰好又看到它纔看的,但細想之後發現了背後的關聯。最近在尋找一些機會方向,因爲這個緣由會對趨勢之類文章和書感興趣,想找到些指引,像十四五這類題材是絕對影響社會格局變化的,也必然會吸引到我。

有時候想“人是受潛意識指引的”這句話真的十分有道理,潛意識這個很多年前我也意識到了,看了不少這方面書籍體會還蠻深,總的來說要給潛意識以積極的引導或者叫灌輸吧,我比較喜歡用灌輸來談。就比如說你不停的告訴自己說“我是非常優秀的人”,久而久之你自然會朝這個方向轉變,最後就真的變成了一個非常優秀的人。

迴歸正題,這本書在書店的書架上看到,第一手還沒有準備看,但是沒有其他關於“十四五”的書籍了,便拿下翻閱了幾天讀完。

書的內容

標題大概你也能估計到內容,沒錯,主旨是講“十四五”,但更多的是個人側的思考建議,不是國家最終發佈的“十四五”規劃。

這書屬於那種教科書類的,闆闆正正,內容結構搭建還有標題副標題等等都是規規矩矩的,全書共有三大篇。只要看看標題大概就推測在聊些什麼,這個有很大的好喫省時間了,想不想看一目瞭然。每一章基本是獨立的,沒有上下關聯性(篇幅本身是遞進的),內容有些枯燥跳讀會好很多。

第一篇 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目標和新挑戰

  •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改革重點
  • 現代化新徵程中的新挑戰和新創新
  • 區域經濟如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進展與差距
  • 中國經濟增長路徑的轉變

第二篇 新發展格局:提升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

  • 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新增長潛能
  • 雙循環賦能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率
  • 如何完成金融市場化改革
  • 二次房改推動經濟新一輪增長
  • 如何擴大中等收入羣體

第三篇 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 “十四五”時期四大戰略重點:創新、開放、分配、法治
  • 以全方位創新和開放推進高質量發展
  • 十四五必須推進的土地制度改革
  • 經濟發展中的市場與政府
  • 聚力於非資源性實體部門,邁進高收入安全區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書中收穫

下面這些都是我看書過程中記錄下來的(一筆一筆寫的),屬於十四五的核心邏輯,會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

  • 所謂企業家精神,本質上是創新精神,指能夠對要素進行重新組合的眼界、膽識和技巧。
  • 2019年 世界人均gdp爲1.4萬美元,美國6.51,日本4.02,中國1.03。
    二次房改的核心是未來10年1000萬套安居房,在都市圈內,40-60平,讓中等人口從6億擴大到10億。
  • 農民工進城落戶,增加這個羣體人數。
  • 保障中產階級財產性收入增加,如利息、股息、紅利、租金、保險。
  • 中產這個羣體佔比:商業服務人員1/3,專業技術人員和辦事人員1/3,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20%,事業單位人員7%,農民2%。
  • 生存消費在逐步降低,享受型和發展型在逐步提升,是未來趨勢。
  • 內需爲主、外需賦能,雙循環暢通,是今後發展的特點,事國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長期目標和戰略任務。
  • 大科技信貸,中國的前沿科技創新。阿里小貸,互聯網銀行:微衆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
  • 發展資本市場,它能很好的促進創新。天使基金、創投基金、股權基金,能很好的支持初創企業。
  • 加快城市羣和都市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半徑30-80公里建立都市圈。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中下游黃金水道,還有深圳大灣區。推行12年義務教育,500萬以上城市戶籍政策改革。
  • 城市化的本質是福利社會,轉型的核心是要發展出“知識中產階級”,他們會參與轉型,並形成正反饋。
  • 亞非銀行發佈《全球財富轉移報告》,2018年我國已躋身世界第二大私人財富市場,2008-2018增長了130%,全球第一。以新型城鎮化爲綱,促進中低收入居民增加收入,目標是擴大消費。
  • 農民土地流轉是實現財務增長的最後機會了,增長的收益要保障給農民。
  • 2.7億農民工和1億流動城鎮人口,推動自由落戶居住就業。環渤海大灣區納入國家視野,十四五的國家戰略。
  • 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償發放,有償退出,允許外部人與資本進入才能盤活農村。宅基管理交由村集體組織,放權。
  • 聚力於非資源性實體部門,邁進高收入安全區
  • 復興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增加民族自信。
  • 目前中國的生活方式,是被商業力量過度改造的結果。追求美好生活,要跳出傳統的工業思維模式。

寫在結尾

把握趨勢就是把握未來,跟豬會飛一個道理。

城鎮化中國本身還沒走完還有空間,國家也一直在宣傳,但是從投資角度來說“地”“房”投資未來是沒有多少機會了,剩下的都聚集在一線城市及周邊。人口趨勢也佐證了這塊,2100年約7億人口,再有幾年老年化率約35%,而總人口也會呈現負增長。

人類文明是在城市發展中誕生的,未來發展的機會也只會在城市,並且是大城市,包括創新。鄉村是附屬城市進行建設的,資源型鄉村是少數可以獨立的。

鄉進城還未結束,城反鄉趨勢也未到,土地流轉是趨勢也是無奈。曾經還聽到過一個很不同的聲音,“大農場式的鄉村並不適合中國鄉村的未來”,這個聲音一出現就吸引到我了,對錯不好說,但不可忽視。

往期薦讀

推薦專輯:閱盡書卷·讀書,或點擊頭像關注公衆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