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前,需處理這些困擾(2)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而迷茫的本質其實是找不到自己。找到自己是一件很難的事,需要不斷地去探索和體驗。有些人也經歷不少,也沒少受苦,可爲什麼還是沒辦法突破或發現自己呢?主要原因是在困惑面前選擇妥協或將就,一次次地錯過突破自己的契機。

我相信有些人很幸運,經歷了一些事後,突然就懂得了自己,按自己的意願過好當下的每一天。也有一些人即使到了60歲,也不明白活着的意義。

比如:前幾天我父母又打電話來催去相親了,我跟他們講道理,我說:我自己對自己負責。父親說:你要對自己負責無所謂,不要讓別人覺得我生的女兒嫁不出去,養的兒子娶不到老婆。母親說:有人養你不好嗎?爲什麼要自己這麼辛苦去做。以前覺得父母說的這些都是有道理的,長輩的經驗嘛值得參考。這兩年才明白,沒有自我的人生,活在別人眼裏、嘴裏、評價裏,每一天都是水深火熱。

別人的一句話,你會在乎是不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一個不經意的行爲,你以爲在看輕你。在這樣的價值觀裏,糊里糊塗地過着,從不明白真正地活着,就是活在當下。當下這一刻的你很通透,做着自己喜歡做的事,享受着愉悅。沒有揹負過去,也沒有焦慮未來。這樣的自己,纔是活在自我狀態裏的人。

人要活在自我狀態裏,就是要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這些關係:情與愛、生與死、性別與身份認同、權力與金錢、攻利追求與精神追求、自由與規範。當你處理好這些自我關係,你建立了自己的價值觀體系,你有了自我秩序,你懂得處理自己與別人的關係。

情與愛是人生永恆的主題。

你的親情、愛情、友情的感受與體驗,是不是你滿意的,或者這些關係中你是缺失的那一方。比如親情,很多人父母健在,就是感受不到溫暖與愛。這可能是在原生家庭中受教育中,有些情緒沒有被好好對待。

生與死。

很多人害怕死亡,這是人的本能。年幼時,我們會問母親自己從哪裏來?我們會思考如何存活在這個世上。但我們很多人不會主動去討論如何死或死後如何的話題,這可能是跟傳統教育有關,死亡代表着晦氣或不好。

人在什麼時候生與死的問題纔會影響到你?從我們年幼的時候問母親從哪裏來?思考如何存活在這個世上。真正促使你思考死亡,可能是親歷過死亡。特別是在自己經歷過死亡離自己很近的時候。

記得第一次思考死亡這個問題的時候,是我外婆第一次跟我講:“自己總有一天會老去,然後不再你身邊了”。當時我很傷心,那時候自己年幼,根本不懂得死亡和離別的意義,只是覺得傷心。看到村裏的老人死亡,也沒有體會到死亡的意義,只是覺得這個人從此不再了。家裏有些親戚生病離世,也只是覺得傷心還有一點害怕,依然沒覺得死亡離自己很遠或有什麼意義。

直到有一天,我外婆離世了,我才真正懂得死亡的意義及它對我的影響。死亡,肉體不再了,情感也跟着消失了。這個時候,才真會覺得它真的與我有關。我開始思念每一個被溫暖以待的日子,我重回每一個有親人在一起的畫面,我能在現實中的每一個瞬間都想起與親人有關的意義。

這就是人親人離世時,由於悲傷引起的情緒反芻,有些人可能抑鬱,有些人可能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有些人可能很快就開始積極的地生活。每一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懂得調節悲傷情緒,很快就可以走了出來。

我有個案主,他的悲傷沒有排解出來,他的思維是這樣的,帶着悲傷扭曲地與現實的挫折聯繫在一起,比如他會說:“如果不是因爲爸/媽的離世,可能我現在已經跟男朋友結婚了。如果不是因爲她/他走得早,最起碼我不會過成這樣。。。”

其實在平和思維邏輯下,感情能否維持與雙方的相處及三觀有直接的關係,而跟父母沒有直接的關係。這是他對於悲傷情緒影響下的認知模式發生了偏差。情緒是人的本能,沒辦法用理智去控制。因此他在情感上纔會帶着負面情緒去判斷和評價,也就分不清什麼是理智什麼是感性,更做不了行爲調整。

只有從悲傷情緒的根源去改變其在大腦中儲存的情緒感受記憶,及當時事件的認知,從而達到釋放情緒的效果。只有到這個時候,這個事件對於他來說是有積極促進作用的。

性別與身份認同。

認同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機制,它其實在回答兩個問題:“你是誰?你從何而來?”比如,有些人特別痛恨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人想要去改姓,因爲那是一種與原生家庭、與父母在象徵意義上的斷絕關係。有些人從小接受兩個完全不同的家庭的撫養,在價值認同上會出現了混亂。選擇認同哪一個家庭,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

另外還有權力與金錢、功利追求與精神追求、自由與規範。在你梳理的這些問題,會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行爲,沒有好與壞。你能接受自己的選擇,你也能接納別人的價值觀。當你學會不帶任何的價值評判,從容處理困擾,你找到了那個久違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