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賬」開始「有行」 1. 2. 3. 4.

2021 年 2 月 5 日,有知有行又向前邁進了一小步——從「記賬」開始「有行」。

說來有趣,我做過三個與投資有關的產品,都與「記賬」兩個字有關。但是,從產品滿足的用戶需求和情感共鳴而言,她們又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的週報,就來講講這三個記賬產品背後的故事和思考。看完這些,我想你會理解爲什麼我們選擇從記賬開始有行,以及這個工具是否可以幫助到你。

1.

最近「基金」兩個字頻繁登上微博熱搜,也難怪,2019 和 2020 年,公募基金連續兩年獲得了近 50% 的收益,成了現象級產品。

這番景象,不由得讓我想起 13 年前 2007 年的牛市。雖然那時社交媒體還不夠發達,但基金的熱度恐怕比現在還要高。當時,直接通過互聯網購買基金很不方便,大多數基民還需要在線下銀行網點交易。即便這樣,也出現過一天募集超 400 億的盛況,還有因爲排隊限購而把銀行櫃檯砸了的新聞,可見當年的基金有多火爆。

可以想象一下,在那樣的大牛市裏,如果你買了基金,基金淨值每天蹭蹭地漲,你最迫切的需求是什麼?很簡單,看看自己買的基金賺了多少錢。

當時的情況是,基金公司每天晚上會發布最新的基金淨值,但銀行的客戶端軟件要到第二天上午才根據這些淨值更新客戶的資產。

這幾個小時的時間差,就是我的第一個產品——「財幫子」背後的底層需求:用戶在銀行渠道購買基金後,可以在財幫子上記錄基金份額。每天晚上,基金公司陸續公佈最新的基金淨值,我們則通過爬蟲去抓取並自動更新用戶的賬戶,這樣大家就可以第一時間查看到自己的資產狀況了。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需求,支撐起了一個半年超過百萬用戶的產品。

在快速增長的背後,我也慢慢開始有些不安。這個需求到底合理嗎?我們爲什麼要那麼快去知道自己的資產?第一時間知道了這些資產對我們有哪些幫助?熊市用戶還會來查看自己的資產嗎?

我預料的沒錯。

沒過多久,牛市結束了。財幫子的日均訪問量掉到了牛市頂峯的 1/10 不到,原來大家每晚來刷 10 次資產,熊市開始後可能一週都不來一次了。畢竟,眼不見心不煩。

在牛市頻繁查看資產背後的用戶需求——「看看自己現在身價如何」,恐怕並不真的有用,它只是滿足了我們的某些貪念而已。

2.

2008 底,我自己做了一個程序,用來跟蹤投資賬戶的投資收益。

這個程序背後的需求是,我想知道自己的投資水平怎麼樣。我曾經通過封閉式基金一年賺過 10 倍,也曾經在 2008 年損失過 40%,但這些都是短期的投資成績,它們多少都和運氣有關。如果拉長時間,我的投資水平如何呢?究竟自己是賺是賠,年化收益是超過了巴菲特,還是沒跑過貨幣基金。

那個程序,就是我之前在這個投資實證中所用的且慢小賬本的出處和原型。

10 多年間,不論在狂熱的牛市還是黑暗的熊市,我堅持至少每週記錄一次。記錄的過程很簡單,就是把不同渠道的賬戶資產彙總一下,再更新一下資金流入、流出的情況。然後用一個比較科學的指標來統計賬戶的投資收益。

我選擇的指標是「年化收益」。

實際上,一項投資的收益,是通過時間獲得的。1 年收益 20% 還是 3 年收穫 20%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無法直接比較的。年化收益,把當前收益——無論是 1 個月、3 個月、2 年等,折算成統一的年收益率。因此可以相對合理地用來比較兩個投資產品的業績。

舉個例子,比如 3 個月收益 3%,簡單摺合成年化的話,就是 12%;3 年收益 120%,摺合成年化的話,則是 30%。

你一定看出來了,時間越長,這個年化收益率越有意義。下面這張圖,是我在 2013 年 1 月開始的幾個賬戶最新的年化收益的截圖。

比起上一次,我認爲我們進步了。這個記賬程序需求背後最大的好處,是在不停的逼問自己:股票、基金、那麼多賬戶,我的總賬戶收益究竟是多少?哪些投資長期賺錢,哪些是在盲目的市場波動中浪費時間?我應該如何優化我的投資,從而讓我的總賬戶收益更高?

但是,還不夠。

3.

在《有知有行·投資第一課》的第十二講中,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我有一個好朋友,前段時間問了我投資上的問題。他 2020 年 3 月開始投資,當時買了消費和醫藥基金,賺了不少錢,之後覺得有些高估就賣出了。結果,在他賣出之後,兩隻基金又猛漲了一段時間。可想而知,他很是後悔,覺得自己賣錯了。不過後來市場開始下跌了,於是他趕緊問我:現在是不是可以買回來了?

我坐下來,和他詳細分析了一下他的情況,大概是這樣的:

他一共有兩套住房,按照市價來看大概值 1000 萬人民幣。除此之外,他還有 400 萬放在銀行買理財。而他用來買基金的,讓自己每天焦慮不已,時而後悔、時而慶幸的資金是多少呢?是 50 萬。

即使多賺個 20%,他的整體資產只增長不到 1%:

50 / 1450 × 20% = 0.7%

可是如果他所在城市的房產哪怕只下跌 10%,他的總家庭資產其實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看完這個故事,你也可以想想自己的資產配置情況。股票市場的波動,放大了我們的情緒,但很可能我們折騰了半天,對家庭整體資產的影響根本微不足道。

摩根·侯塞爾(Morgan Housel)在《金錢心理學》中認爲,一個投資者的長期投資業績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投資者行爲、資產配置、交易成本、選擇股票或者基金等等。在這張圖中,越靠下的部分影響越大,對我們最終的投資業績也將起到更具決定性的作用。

有知有行的投資原則中有這樣一項——「資產配置決定了絕大部分的收益」,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資產配置,是我們在做投資時最先要考慮的問題。

事實上,它所影響的遠不止是投資收益。

投資,是爲了更好的生活。

我們表面上在追逐金錢,在這背後,我們追逐的其實是金錢所帶來的選擇權與安定感。

記賬,表面上記錄的是資產,而我們真正通過記賬在做的,是梳理清楚自己的資產賬戶,歸攏好自己散落在各個投資平臺的錢,確定自己的投資目標,並按照這個目標來規劃自己的資產配置。

當我們清楚我們現在在哪裏,也知道可以按照自己的規劃,慢慢達到遠處那個目標,我們才能真的放下焦慮,把更多的時間用到學習和生活上,也才能真的尋找到內心的寧靜。

這就是我們第三次選擇「記賬」背後的思考:通過記賬,以及對自己的資產賬戶的梳理,做好資產配置。這種對生活的掌控感,比起一筆投資、或者某個賬戶的年化收益,要重要得多。

當然,有知有行目前的記賬功能還只是第一個版本,她還比較簡單,我們未來會沿着這個目標不斷演進。

4.

以上這些,就是有關「記賬」和我的三個故事。

從「查看資產」,到「年化收益」,再到「資產配置」,「記賬」兩個字背後所承載的理念一直在進化。

我很喜歡一句話:

We shape our tools and, thereafter, our tools shape us.

這也是我很喜歡做產品的原因。

我們用自己的理念打造自己的產品,而這個產品,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着使用這個產品的我們。

這是 2021 年春節前的最後一期週報,我很開心地把我們最新的思考和作品呈現給你,也期待你繼續和我們一起探索這趟美好而奇妙的旅程。

新年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