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的幾點發現


你好,2021!相比往年的不斷反思無限憧憬,此時此刻更多是滿足淡然。畢竟小迪已經到了上桌跟爺爺奶奶搞“感情深一口悶”的年紀,小萌開始能和我聊幾毛錢“活在當下”,趁我髮量尚足、秒睡功能依舊強大,好好生活。

大部分孩子解決生活中幾個問題,可能有所成就:

1、我發現我們家孩子或家人把大部分時間花費在這些方面:賴牀、起牀、穿衣、洗漱、喫飯、洗澡、睡覺、睡前準備、吵架,生氣、調解。

但仔細算一算如果一個家庭的孩子可以不賴牀,起牀穿衣三分鐘、洗漱五分鐘、喫飯一天三頓半小時、洗澡十分鐘、脫衣睡覺三分鐘,如果習慣好,不需要大人操心,一天只花費一小時做這些事情,那麼吵架生氣調解就可以去除,可以花更多時間讀書、作業、玩樂,睡更長時間。

一件事一件事的練習,直到習慣弄好爲止,說到底一個孩子優不優秀就看時間管理能力,倘若一個家庭能從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大家都輕鬆很多。

2、父母長輩是一個家庭的天花板,看一個孩子的受教育情況,看他們家聊的內容就可以了。有的家庭談論天文地理軍事經濟,而大部分家庭談論的都是別人家那麼無關緊要的破事。

如果一個家庭的人能儘量從嚼舌根中解脫出來,談一些更有價值的內容, 孩子的生命狀態會改變。

3、一個人最底層的能力是情緒能力,如果一個家庭能致力於改善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責備,家庭整體狀態應該會變好。

一味的勇猛精進,不見得就有收穫;相反,在平淡中冷靜思索,或許更能解決問題。找到最簡單的方法,不斷練習,加油!把問題當一個問題去解決,最基礎的就是最核心的,行爲習慣最重要 ,果真如此。

想清楚這些,突然覺得輕鬆很多。

關於學習:

以學習數學爲例,課前預習很重要,站在教室裏其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差不多,爲什麼有人一教就會,有人不行,差別在預習上。說句最簡單的話,一個人第一次接觸一個內容,另一個人帶着問題有目的地學第二遍了,誰更厲害。

很多老師不主張預習,覺得讓孩子沒新鮮感了,其實不然,學生帶着問題學習,可能對知識更有興趣和針對性,行雲流水總比一頭霧水好吧!

當然預習不等於提前教,是讓孩子獨立完成,培養自學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帶着問題讓孩子在問題、錯誤中聽一聽講解,收穫是特別大的。串了串,發現二年級下冊內容真的很少,最難的估計是軸對稱圖形和有餘數除法、重量單位,既然已經心裏有數,就可以把重難點生活化經常在生活中滲透,這樣學習知識可就簡單了。

不斷堅持預習,大概拔高兩年,就差不多了。不用糾結於孩子智商基礎,中國高考說到底就是把高考的內容快點學完,然後複習複習複習,小學階段文史地理生物要早點搞完,初高中才有時間發展數理思維。

如此想來,又簡單不少。

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