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療愈之路《黃帝內經素問》誦讀記Day4

原來《金匱真言論》裏的“匱”念kui,和繁體字櫃子的右邊部分,是古代存儲最珍貴典籍和經書的櫃子。徐文兵老師說,“千金難買是‘金匱’。”
整個篇章都解釋了一下“天有八風,經有五風”的概念。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爲土,病在脾,俞在脊。"
我們該如何去理解?或者可以從古代的一些詩句窺探一下季節以及由其引起的情愫感受細細體會。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李商隱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唐·李白《長幹行二首》)
病思羈懷惟付酒,西風落日更催詩。——出自南宋·陸游《秋日懷東湖》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在厚朴上中醫思維課程時,講到的心、肝、脾、肺、腎五臟皆爲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爲陽的定義以及東南西北和中央的五味、顏色,音樂、牲畜代表等,原來就是來自《金匱真言論》的總結,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俞”,shu,傳輸我們的精氣到體表,就在一個地方冒“氣”出來,梁冬老師形容是大地的火山口,真是形象~學鍼灸原來比較重要的就是腧穴。
有了之前艾灸、刮痧的實操經歷,現在重讀,才理解得更深啊,果然是書適合讀百遍,尤其是操作後其意自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