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相處,最重要的是真誠

3月5日,美國埃默裏大學一年級中國學生張一得意外去世了。一得的離開讓他的爸爸張嶽陷入輿論的漩渦。


過去,張嶽因爲獨特的育兒理念走紅網絡,粉絲衆多,曾接受《廣州日報》等媒體的專訪。張嶽自兒子一歲起,辭職帶娃,十多年如一日,傾盡全部精力照顧兒子。


首先申明,我無意指責張嶽,只希望通過這個故事反思跟孩子相處的方法。我認爲,張嶽跟兒子的相處缺少真誠。


在張嶽寫給兒子大學同學的信中,他提到:他(兒子)一生中所有的決定,我都是無條件的尊重、認同、接受。


但張嶽似乎在某些事情上,並沒有徵求過兒子的意見。


張一得自出生到三歲,張嶽故意不跟他說中文,一直是全英文交流。一得三歲之後,張嶽不允許一得說話,一得只能拿筆寫出自己的訴求,否則張嶽不予理睬。


我想大家稍加換位思考就知道,一個三歲多的孩子,要用筆來書寫全部的訴求,是極其艱難的,會遇到很多的挫折。


張嶽堅持這樣做,毫無疑問是出自於自己的執念。如果他問問兒子的意見,或者在這個過程中,哪怕能看到一點點兒子的難處,也許他就不會這麼執着了。


也許當時的他堅信自己的做法是對的,所以,他能做到自始至終“不予理睬“。可是,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他真的沒有無條件尊重過兒子的意見。


“兒子一生中所有的決定,我都是無條件的尊重、認同、接受。“張嶽所說的,與他所做的,並不一致。這其中,總有一個是不真實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