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次搬家

上周末我又搬了一次家,从大学毕业离开学校算起,这是我这些年以来的第10次搬家。关于搬家、关于房子,还是有些想说的话。

光看数字的话,10次还真的挺多的,我想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搬过这么多次家。大致算了一下,平均每一年半换一次住处,的确算得上“频繁”,好在即使是在如此频繁的租房生涯中,我好像也没有遇到过特别难缠的房东或者中介,看来在这一点上,我运气确实不错。很多人都觉得搬家很麻烦,要收拾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先要收拾一次,搬到了新房还得再重新拿出来一次。麻烦的确是有的,不过好在我因为搬的次数太多,该扔的东西在这么多次搬家过程中基本上也都扔的差不多了,所以就还好,何况还有住进新家的喜悦。

顺便回想了一下搬家的原因,大多数时候还是因为工作,住的离公司近一点,就省去了许多通勤时间,包括这一次也是一样。搬的次数多了,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想过如果自己买了房,就不用继续过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了。不过想法归想法,变成实际行动还是要考虑再三。之所以没买房,多年前是因为买不起,现在虽然依然买不起,但关于买房的看法也的确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不知道具体是从多少岁开始,我开始觉得掏光家里几代人的积蓄去买一套只有70年产权的房子这事极其不合理。同时随着见识增长,我发现外国人很多都不买房,但也能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另外还有很多我很佩服的牛人们,在人生中的某些时刻启发或指引过我的,我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也都是租房一族。由此我才逐渐意识到,原来买房并非人生的必选项,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尤其是在选择越来越丰富的现代社会。人生如此丰富而精彩,我不愿被一套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房子所束缚。我想大概是从那时候起,我就慢慢萌生了不买房的想法。

一个想法的产生总不是无缘无故的,因此细细想来,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应该还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就是我不愿当房奴。通过贷款几十年的方式,以能买几套房的价格供养一套房子,时时给银行打工,这事光想想我就头大,而且不合理,不合理的事情自然就不会去做。有那么多钱用在哪里不好呢,干嘛要拿来花在房子上,我不想为了一套房子就交出了人生的很大一部分主动权。

其次就是我关于房子的看法更多还是偏向西方人的观点。我们中国人很容易把“房子”和“家”之间画上等号,但其实前者只是满足我们日常居住需求的地方,在我的观念里,一家人住在一起就是“家”,而不是非要住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何况,租房也有租房的自由,想换地方随时可以换,自由自在,想住哪儿住哪儿,只要负担得起。

第三,随着阅历逐渐丰富,我慢慢变成了一个“极简主义者”。在我现在的价值观里,我觉得物品越少越好,东西越少内心反而越充盈,自己越不易被外物所累。我甚至给自己定了一个人生小目标:等到哪天我的全部家当都可以装进一个揹包和旅行箱里,随时可以说走就走的时候,那我就觉得自己的物品管理做的真的很不错了。不断减少自己对外物的占有欲,在我看来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最后,因为近年读到了一些理财方面的书籍,才恍然大悟原来房产根本不是资产,而是负债。许多人以为买了房子必定升值,且不说这要看地段,就算是买在了潜力巨大的黄金地段,房价涨的再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还是用来自住吗?你要是卖了变现,不还得另外再买一套?何况这些人当初之所以买房也根本就不是为了投资赚钱的,但与此同时,房子却每个月都在吸走你手里的钱。

说了这么多,听起来非常像“葡萄酸心理”。的确,本就买不起房的人说自己不买房本身就没有说服力,我在这里也只是单纯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虽然这想法的确是真的,不真实也不值得写出来。因此如果要缓解这种尴尬,我只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努力赚钱,然后等到终于买得起房的时候,依然选择不买,才能证明我此刻所说的话。这事光听起来就任重而道远。

好在网络可以留下许多记忆,今天说过的话可以在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后再来检验真假,我拭目以待。不过也有可能到那时我的想法已经发生了360度大转弯,站在了今天的对立面,真到了那一天我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打脸”而羞愧,毕竟对于理性的成年人来说,因为成长而改变想法实在算不上什么稀奇事。

未来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