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抓点、线、面,上好名著分享课

一直关注徐杰老师的公众号,今天现场聆听徐老师分享,受益匪浅。非常感恩徐杰老师今天线上开展免费的分享课,感恩高主任把信息分享给我们,让我有这个学习的机会。

今天课程内容分两部分,第1部分是现场上课视频,第2部分是徐杰老师关于上好名著课的讲座。

现场上课视频是《西游记》1-5回分享课。说到《西游记》,回想起去年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安排悟空去西天取经?他在花果山的生活无忧无虑多幸福西天取经虽然取得是成功,但是他一直带着紧箍咒听人差遣,并不快乐。”当时我根据这个点设计一堂名著阅读分享课,辩论悟空到底该不该去取经?取经是不是自愿的?虽然有带领学生去原文中找相关的依据,但更多偏向我自己的说教。

反观徐老师的课堂,通过1.引导学生自由读,回目修改小标题。2.朗读石猴在山涧里生活片段。通过朗读感受并总结石猴初期自在逍遥的生活。3.补写石猴在决心进入水帘洞时的心理描写感悟石猴的形象。4.补充石猴要求学长生不老之术片段时。菩提老祖和石猴的神态和动作。这时石猴不满现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追求名利的形象呼之欲出。最后老师顺势给出一个句式“他已经……可谓如愿以偿,但他还想……;他已经……可谓如愿以偿,但他还想……”这一环节不仅仅梳理了文章情节脉络,还关注了人物形象,同时引发另一个关于“人/猴对现状的不满足是好还是不好?”这样一个哲理问题,锻炼学生的思辨性,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提升自己,在精神境界和专业素养方面要不满足,在对物质名利追求上,要知足常乐。

对比我给学生类比、举例讲求追求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徐老师深入浅出的、循序渐进地挖掘了悟空的性格,即从始至终它本身就不断向上、不满足。高手的操作可见一斑!

那到底如何设计好一堂名著阅读分享课呢?徐洁老师分享了具体的操作策略,分别是抓点、拎线、合面。

(一)抓点

所谓的“点”,就是整篇文章或某个某些章节的重要的点难点,出发点,转折点,兴趣点,生长点。

通过这些“点”,能够带动整篇文章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深化等大容量的阅读分享活动。

徐老师以《水浒传》为例,可以抓住串联小说情结点,比如有意思的酒局、“杀”人等等。

可以抓住分析人物形象的点,比如英雄绰号,《水浒传》中的小人物等等。

可以抓住反应小说主题的点,如匾名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

可以抓住展现创作手法的点,比如智取生辰纲的“智”表现在哪里?有没有不智的地方。

(二)拎线

所谓的“线”就是文贯穿全书/章的主线,围绕主线展开阅读分享,当然也要聚焦。抓的这条“线”需要有以下特征:

①凝聚力。凝聚力主要目的是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兴趣,让大多数学生有话说。

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可以抓“保尔和生命中的女孩”这一条线。

②支撑力。可以上下延伸,左右勾连,拎起一根线,扯出一大串。

比如《骆驼祥子》分享课可以抓住“祥子和钱”这一条主线。通过这条主线贯穿全书,可以读出祥子从初期有尊严、有信心想要赚钱买车,凭本事赚钱,到后来看着虎妞大手大脚花钱,心痛,拼命挣钱,到最后把东西全部卖掉换钱,甚至出卖别人的生命换钱。

③生长力。徐杰老师把“主线”比作一棵树,要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

比如读《西游记》13-31回,找“唐僧与悟空的矛盾冲突”,可以感受到悟空对唐僧的情感逐渐发生变化,由当初的对抗到后来的信服与跟随,可以有更深的发现。

(三)合面

“合面”则是综合选择几条相关的线进行组合,形成立体的阅读感受。

比如《海底两万里》中徐老师抓住科幻小说的想象力与真实感设计课堂。

当然,这是名著阅读分享课的设计策略,如果再设计丰富多样、实用的活动作为载体,才能真正成就一堂精彩的名著阅读分享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