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大白兔奶糖會黏掉牙?這是真的。

文丨高Sir


大家好,我是高Sir。

前幾天,收到客人發來的一條微信,說自己的牙套在喫“大白兔奶糖”的時候掉下來了,問我怎麼辦。

第二天,診所裏來一個患者,因爲吃了一串冰糖葫蘆,把牙套粘下來了。

昨天晚上,我曾經的一個患者發來一條微信說,喫東西的時候牙套掉了。

細問之下才知道,又是大白兔奶糖惹的禍。

不明覺厲的我,還以爲你們是約好的。

微博上,有位網友也同樣吐槽過同樣的問題。

隨手翻了一下,遭殃的人還真不少。

爲了挽回這尷尬的局面,所以我決定做點什麼。


很多人應該知道,牙醫安裝牙套時最後一個程序,是用“膠水”把牙套黏在牙齒上,通常在這個時候患者都會特別大方的交待醫生:

“膠水一定要用最好的啊”

所謂的“膠水”牙醫稱其爲“粘結劑”,是一種存在於兩種界面之間,起到粘結作用的介質。

這種“粘”,其實不同於傳統意義上膠水的那種黏着,更像魔術貼的作用,當粘結劑凝固後,裏面的分子會滲透到界面中,起到機械鎖結的作用。

如果用更大的外力,去撕扯牽拉,魔術貼就會分離,所以黏住不掉,不是它黏的牢,而是還沒有遇到足以分離的力。

粘結力是牙套固定的力量之一,但不是佔主要地位。

鮮爲人知的是,牙套能否存留在牙齒上,關鍵要看牙齒和牙套之間的“摩擦力”和“約束力”。

接觸面積越大,摩擦力越大” 這是物理學常識,這也意味着牙齒和牙套之間,貼合的越好,也就越牢固。

摩擦力的概念很好理解,但是約束力又該怎麼解釋呢?

如果你玩過“樂高積木”應該會知道,要把兩塊嵌在一起的零件分開,是件很困難的事。

有一次,達喜在玩“樂高積木”,突然拿着兩塊嵌在一起的零件讓我幫他拆開,費了好大勁,掰的指甲都快翻蓋了,都還沒起開。

連膠水都沒用,都這麼牢固,這其中又是什麼原理呢?

樂高的每一塊積木,都是由一面凸粒,和另一面凹粒構成,拼接的時候凸粒嵌入到凹粒中,每一塊積木上至少有兩個凹凸部分。

以這種鑲嵌的方式,組裝出來的部件,想要分離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因爲凹粒和凸粒之間形成緊密的嵌合,彼此又具有相互約束的力量,防止對方從其他方向脫位,而兩塊零件想要分離,只有一個方向,就是和嵌合相反的方向。

這就叫約束力。

樂高積木的樂趣在於組裝的過程,而讓樂高享譽全球的是積木設計的精密度。

想要解決拆件這個難題,就需要藉助外力,一個可以讓零件順着嵌合相反方向脫位的外力。

後來,我發現某寶上有賣樂高積木的拆件器,原理就是利用同樣能嵌合到凸粒中的起子,用更大的脫位力把兩塊零件分離開來。

牙套固定在牙齒上,和樂高積木的原理大致相同。

不同的是,爲了方便牙套戴入,牙齒的形態會磨削成近似梯形的形狀,此時牙套和牙齒的嵌合就像兩個紙杯套在一起,越向下壓接觸越緊。

這些又和大白兔奶糖有什麼聯繫呢?

正常情況下咀嚼食物,牙套是順着咬合作用的方向,朝底部下壓的,所以很少有脫位的情況發生。

但是,如果咀嚼黏性很高的糖果或餈粑年糕,就有可能包裹住這顆牙套,在咀嚼開合的過程中,牙套就有一種向着相反的力量被往外拔。

並不是所有黏性的食物都會把牙套粘下來,只有當外力的強度大於粘結力,或者說,足夠讓粘接的部位撕脫開的力量,纔會被拔出來。

比如大白兔奶糖,金絲猴,喔喔,牛軋糖還有喫播們帶貨的那些高粘度餈粑等等...

如果牙套發生脫落,只要內部的牙齒沒有問題,是可以粘回去繼續使用的。

但是,有一個重要的細節需要注意。

很多人發現牙套脫落了,習慣用紙巾包裹保存起來,可是到了診所纔回想起,那坨紙早就被當成廢紙丟了。

結果只能重做,這代價過於慘重了吧。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清潔乾淨以後,用藥瓶或者小盒子儲存,保管好再帶去找牙醫。

也不建議重新放回牙齒,這個時候牙套還沒有粘合,看似牢固,很可能在下一次咀嚼時再次被帶出來,弄不好就“See you tomorrow”。

最後還是囉嗦一下,牙套被粘下來,只是少部分會出現的問題,不能完全避免,所以做過牙套的你,儘量迴避這類高黏性的食物。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