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京东》之第三部分:2011-2015

1.销售需要有产品组合,有些产品是现金奶牛,定价高一些,做利润;有些产品是战斗机,定价低,用来冲量。

我观察到做的不错的甜品店,她的特色产品,爆款产品,几乎不会做折扣促销的,除非遇到店庆,周年庆这样特殊的日子。

平常用来做活动,回馈客户,引流的产品,选用的都是成本比较低的小甜品,或者小分量的,即将上新的产品,获客的同时,为新产品推广。

最近网购,关键词搜索后,有家店铺就靠99的产品冲销量,得到搜索首页曝光的机会。

我点进去看评价,销量都还不错,又直接进店铺逛逛,看了看店内其他感兴趣的产品。

当时我想,如果买回来的这款产品不错,那以后可以考虑在她家买其他的产品。

之后因为产品不符合预期,没有下次了。但从这次购买体验我反思了一下自己。

以前我一直认为产品好,不能随意调整价格,不然顾客会认为产品本身不值钱,原价与产品价值不符。

但不降价,没有回馈,跟顾客的联系又会比较薄弱,难被顾客记住。

看到上述这段话,加上这次体验,我也可以设置这样的冲量产品,选择一两款产品做低价,吸引流量,给顾客一个体验产品的机会。

若顾客体验不错,那下次她也可能会选择其他产品。

这样不会出现价格变动,让顾客不满意,拒绝再次购买的情况。

2.就算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也不一定立即能看到结果,所以需要有等待结果的忍耐力。

以前想减肥,也练过瑜伽,六块腹肌,坚持了一段时间,没看到太大的变化,就放弃了。

这次的运动放到早晨,本是想通过运动,让自己每天都有精神。运动量不算太大,但因为坚持了100多天,肉结实了,也瘦了些。

阅读也是这样,刚开始阅读时,听大佬们说要学会融汇贯通,把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或者跟自己的经历,待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效果更好。

但刚开始阅读的时候,之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阅读本身就需要克制自己不分心。

要做到大佬们分享的那样去阅读,做不到,那时还曾为此焦虑过,埋怨自己连阅读这样不算太难的事都做不好。

但阅读让我看到了自己想不到的东西,我克服焦虑,阅读了更多的书籍,经过1年的积累,慢慢地也能将学到的,进行融汇贯通了,跟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思考。

整理商机早知道也是这样,作为我这样的普通人,起点低,反应慢,需要慢慢积累,先堆量,再等待某一天的顿悟,质变。

3.“咱们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了,得注意身体。我现在每天跑三到五公里,哪怕晚上12点到家,也会跑步。”

30岁后发现,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了,想吃什么吃什么,每餐多吃点,少吃点都没关系。

说的不易胖体质,也不再凑效了,不能管控好自己的嘴,该长胖就得长胖,生病了,让它自己痊愈也不太可能了。

所以开始锻炼,想让自己健康点,生病后无精打采的感觉太影响生活,打算也试试轻断食。

4.讲授如何进行自我品牌管理,别人对你构成的印象,特别是固定印象,就是你的品牌。

个人品牌,在日常生活中,能通过言行举止观察到,在互联网上也可以通过对方表达的观点,在互联网上的痕迹了解到。

以前加油丫头姐跟黎叔交流完后,给我们分享过格局与情商,当时她举了个例子,说平常就算很不起眼的人,你也要好好相处。

因为你不知道他的关系网,或者就算没什么关系网,他也有可能在你关键时期,对你有影响。

我想就像出去逛街买衣服,也许你很喜欢很喜欢某件衣服,本来决定买了,但突然有人上前跟你说,她曾在这家店买过衣服,就款式还行,随便穿穿将就……这时候你可能就会犹豫了,或者直接拿不定主意放弃。

所以平常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犹豫该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要说。你不能确定在你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上,会不会因为平常留给别人不好的印象,而偏离预期。

最近我周边也发生这样一件事,小区里卖水果的阿姨,我对她的印象还不错,态度挺好,也会做生意,虽然偶尔会用点小聪明,但人家做生意那么多年了,为自己谋利益也挺正常。

前几天,有顾客买到腐坏的水果找上门,对方也没想过找茬儿的,协商应该也能好好处理。

她家却百般推诿,为了证明自己没卖腐烂的水果,连着吃了好几颗,明显已经坏掉的水果。

不管她到底占不占理,至少我是觉得她家缺乏担当的,她老公也自己不处理,不吃烂水果让她处理,她来吃。

她为了不赔偿顾客,忍着吃下坏掉的水果。就为了1,20元的事,我不太能理解。

现在年龄越大,越发现,有责任,有担当这种简单的,本该遵从的个人品质是稀缺的。

然后它不论在生活中,或生意上都是优秀的个人品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