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是發自內心快樂的核心來源

一大早,接到外甥女給我打的電話,特意問我是不是清明節要回去,感覺得出來,她挺期待的。由於馬上到她上課時間了,我們只簡單聊了幾句,但整個氛圍很輕鬆、很愉快。

掛了電話,我感受一下自己,那一刻,內心有欣慰、有觸動,有愉悅,可能還其它一些難以名狀的感受,共同彙集成了快樂和美好。嗯哈,被人牽掛和期待的感覺真好,我知道,這可以算作是價值感的一種。

其實對我來說,這種感覺,也只是在最近的近大半年中,才被更多地關注和感受到,尤其在親密關係、親子關係中。也通過對“關係”的逐步深入認知和親身體驗,越來越覺得感受到它的威力和魅力。不禁讓我感嘆:關於“人”的學問,真是我過去缺失的課程,可它卻可能是最重要的一課,沒有之一

爲什麼這麼說,因爲遇到過不少人,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是:非常重視“事”和“結果”,但對“人”和“感覺”比較忽略,辦事能力不錯,人際關係卻不堪。即使當中有部分人重視交際,甚至在社交中看上去遊刃有餘,卻多是出於大腦層面的“有用/有價值”纔去接近,而少有感受到在與人接觸過程時,那種心的連接所帶來的快樂、舒暢和幸福感……別問我怎麼知道的,不好意思,因爲以前的我,就是其中之一,額呵。

和孩子相處更是如是。如果只是和孩子講道理,掰對錯,告訴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沒有關注到孩子本身的情緒和感受,讓孩子感受到好的感覺(再強調一下,是“感受”,不是“知道”,兩者有很大差別),相信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遠離你,越來越不想和你說話,你們的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僵硬。

因爲人終歸究底是感性的動物(即使你認爲宇宙是客觀的,這本身就是一種感性認知,難道不是嗎?),所以,如果你追求幸福,你不得不關注到“感受”,你也不可避免地要連接並融入到各種“關係”中去(前提是:你真的想要的是“幸福”的感覺,而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有心理學家說:“幸福,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集合”,對此,我越來越有體會和感覺!與君共勉。

/ END / 

文 | 一點  | 原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