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原則:帶着接納孩子的心態,引導孩子更高要求

一個早上,朵朵的起牀鬧鐘響了,她醒了,只不過差不多十來分鐘後還不見下牀換衣服,那個瞬間,我的第一感知是“磨蹭”,接着我感受有股怒氣突地就上來了。。於是,我開始提高音量跟她說話,讓她快點,而且越是提高音量,我發現越難控制自己,就聲音越來越大……直到把她說哭了!

覺察那個當下,我有很多感受交織在一起,有着急、無奈、失落、氣憤,還有一些可能我一下子說不上來的感受。

那個瞬間,我也有很多想法。比如,我覺得她時間觀念不強,我覺得她做事不夠利索,甚至我覺得她是受了媽媽做事風格的影響……哈,媽呀,怎麼發現,這怎麼跟平常一些找我“哭訴”的家長,是一樣一樣的呀。

那個當下,爲何我的本能反應是生氣?我的生氣又到底想要提醒和教會我什麼呢?

趕緊反省自己,向內看。是自己要求太高嗎,是想改造孩子嗎(成爲自己心中理想的模樣)?是應該完全接納孩子而不應有期待嗎?

其實,自我覺得,我應該還算是比較接納孩子的(當然,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然接納還不一定哈),但同時,我對孩子也會有要求。

接觸道學近10年,陰、陽思想早已紮根心底,做任何事都會習慣一體兩面去看。就像在孩子教育上,“給自由”和“提要求”,或者“溫和”與“堅定”同時如此。我覺得,對孩子並不是不能提要求,也不是不能嚴厲或批評,只不過有前提,前提就是孩子能感受到愛和自由。

哎呀,你這是不是有矛盾呀!!其實,這兩者一點都不矛盾,沒錯,一點都不矛盾,如前所說,陰、陽本身就是互爲一體,矛盾本就是對立和統一,“善”與“惡”永遠在一起,“天使”和“魔鬼”也始終同在。沒有哪邊絕對地好,也沒有哪邊絕對的正確,這裏面的關鍵在於一個——“度”的把握,而這個“度”因時、因地、因人而異……這是“分寸”,也是“中庸”,更是“執兩用中”處事思想的極致體現。教育真正的難點,其實在這兒,因材施教的核心也在這兒。

如果總結來,我覺得一句話,就是:帶着全然接納孩子的心態去引導孩子走向更高。這就意味着,要在接納的基礎上提要求,也是在溫和的基礎做堅定。

在早上這個事情上,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需要修煉的地方,但是我認可自己的教育思想,我也會不斷地去摸索那個適合我和孩子相處的“度”——極致的合適點。

事後,我向她表達了歉意,解釋了原因,也表達了我的想法……我的感受告訴我,我並沒有像以前一樣感到自責,而更多是一種表達後的舒暢,甚至爲能有這樣的一次親子共同成長的機會,而略有一絲欣慰。

/ END / 

文 | 一點  | 原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