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07]:達利歐如何面對失敗,提高成功概率

“素心,我發現我總是怕失敗,越怕失敗就越不敢嘗試,如何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失敗?”小白詢問。

小白是一名家族企業的接班人,父母讓她擔任副總學習,剛30歲的她每日就需要爲幾千萬的生意做出決策,她很猶豫,前來接受長期輔導。

“其實正是教訓,讓你不斷走向了成功……我們來看看達利歐是如何面對失敗的。”

@素心人生設計:達利歐創業的過程中也曾遭遇失敗。從業8年後,他的預測的失誤,讓他最後只剩下了他自己一名職員,他甚至不得不向父親借4000美元。

但他同時也收到了失敗的教訓。他發現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曾經歷過慘痛失敗,這讓他們得到了教訓,而正是這些教訓幫助他們走向成功。

想要追求卓越就必須挑戰自己的極限,而挑戰自己的極限可能會使你一蹶不振,這將會造成很大的痛苦。你會覺得自己已經失敗了,但這不一定是失敗,除非你自己放棄。

在這個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總結這些失敗提供的教訓,學會謙遜和極度開明的心態,從而增加成功的概率,然後繼續挑戰自己的極限。

如何降低自己失敗的風險,提高自己成功的概率呢?

達利歐發現成功的途徑是:

1.找到與我觀點不同的最聰明的人,以便自己能夠努力理解他們的推理。

2.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不能有明確的意見,不急於下結論。

3.逐步歸納永恆和普世的原則,對其進行測試,將其系統化。

4.通過平衡風險來保持較大的回報,並降低下行波動。

這四條途徑也就是:謙遜、開放、系統化、平衡風險。

對於當時的達利歐來說,其實在他的面前呈現了很明顯的兩個選擇:要麼冒高風險追求高回報,要麼就是降低風險低迴報。但他其實想追求低風險和高回報,這個時候就需要耐心。而他的耐心也最終讓他發現了第三條路。

由此,他總結出來的原則是:幾乎總是存在着一條你還沒發現的有利的道路,所以你需要不斷找下去,直到找到它,而不是滿足於最初對你顯而易見的那種選擇。

其實這也就是第三選擇。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後,你就認爲自己永遠失敗了而一蹶不振。

如果在失敗後繼續反思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你謙遜、開放、系統化和不斷平衡風險,就有可能找出第三選擇。

“是的,失敗也只是一種反饋,接下來不斷調整和校驗就行。”小白似乎稍微放下了自己對失敗的恐懼。

對於失敗,你會如何去面對它?歡迎分享和交流。


#每天一個職場故事# DAY 207

@諮詢師素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生涯規劃師,美國正面管教父母講師,沙盤遊戲治療師,人際關係諮詢顧問,英國思維導圖導師。

個案時長近1000小時,10年+管理,4年+心理,以結果爲導向,陪你玩轉職場,情感家庭幸福,設計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