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庄王伐陈的戏剧性决策说开去

注重调查研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如果不用心去看,眼睛看到的只能是表象。

晋国想攻打郑国,派叔向去郑国看望子产,实际是通过民间交往刺探情报,子产只念了一句爱情诗,叔向便明白了背后的深意,晋国于是知难而退。春秋霸主楚庄王计划攻打陈国,事先派人去陈国考察。考察的人回来报告说,陈国不可以攻打,因为陈国“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楚庄王于是准备作罢。

这时,有一个叫宁国的大夫听了,却反驳说,这正说明陈国容易攻打。因为陈国是个小国,国土不广,人口不多。如今,粮仓丰满,国库殷实,说明陈国赋税繁重,百姓必然不堪重负,对君主心生怨恨。城墙高大坚固,护城河宽阔深,那要征用多少民力啊,说明陈国徭役苛重。此时出兵伐陈,一定可以旗开得胜。”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意见,一举攻克陈国,陈国沦为楚国的附庸。

这个故事的内涵十分丰富,折射出很多道理,值得说上几句。

楚国的考察者看到的都是事实,但事实不等于真相,宁国就能够透过事实的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同样一个事实,人们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必有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是错误的。能不慎乎?所以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还得用脑子。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结论,显而易见的结论往往不那么显而易见,多听听不同的意见,是非常必要的。

脑子是个好东西,但还得会用。智慧的大脑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不学习就只能看到表象,圣贤们留下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经典论述,看来那位考察者是个不学无术的庸才,而宁国深谙圣贤之道,所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实也不难。那么圣贤们是怎么教诲我们的呢?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物质的东西总是第二位的,老百姓的福祉才是第一位的,百姓富足,则民心安定,君主的地位才会稳固。失掉了民心便有内忧,即使老百姓不造反,外患便很难抵挡。所以孟子明确提出了“君为轻,民为上”的思想。

君不可与民争利,国富还要民富,两者需要一个平衡点。把百姓都掏空了,国家再富有,基础设施再完善,防御设施再坚固,那都是花架子。秦始皇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建造了四通八达的快速驰道,拥有最强大的军队,但区区一介戍卒振臂一呼,巍峨的秦帝国大厦瞬间便坍塌了,因为“天下苦秦久矣!”

隋炀帝也是一代有为之君,开挖大运河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伟大工程,但当代人付出多,得益少,特别是底层的老百姓没有获得感,老百姓可不和你讲理想,讲情操。觊觎宝座的人大有人在,利用老百姓的不满,举起正义的大旗,造反大军风起云涌,杨广最后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

老百姓愿意勒紧裤带过苦日子的情况也是有的,那通常都是在外患逼近的时候,或者老百姓本来就不富裕。乐毅伐齐,半年破齐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孤城。即墨居民举田单为将,坚守孤城5年,3个月光复齐国全境。

还有智伯水淹晋阳城,城中军民“悬釜而炊,易子而食”,赵襄子率众抵抗一年有余,终于反败为胜。近代的事例更贴切,我就不说了。这些案例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老百姓不想做亡国奴,并且心中抱有希望,所以愿意同甘共苦,共度时艰。

宋朝则是相反的情况,国家经济发达,民富国穷,清明上河图向我们展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国库空虚,军力孱弱,士卒战斗力不强,所以屡受外族欺凌。

处理好了国富与民富的关系,还要做到量入为出。量入为出既是前置条件,又是因势制宜的应对之策。只有量入为出,前端才不会过分与民争利,同时在一定的财力基础上,量力而行,才不会过分负债,造成巨额赤字。经营企业也是这个道理,不少企业都是死在盲目扩张的半路上的。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