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靜安慮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句話是對上文“在止於至善”一句的進一步闡發,曾子告誡大家,治學者要明白一個基本的道理,即明明德,最終需要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不同階層的人都有自己的至善之地,即:“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是知止,這是基礎的基礎,其實就是立志,心中有理想,有目標,而且知道視聽言動的規範在哪裏,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人君宜仁不宜暴,人臣宜敬不宜慢,人子宜孝不宜逆,人父宜慈不宜苛,交友宜信不宜背。

如何才能立志?格物致知,迴歸天性。

朱熹解釋說:“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安,謂所處而安。慮,謂處事精詳。得,謂得其所止。”

聽起來仍然比較抽象,而且似乎難以與上下文聯繫起來。

我這樣理解:止,目標、理想。定,指方向、道路。靜,不妄想。安,堅定,堅守。慮,指既定框架內的探索。得,實現理想。

打一個比方,我的理想是窮困山區的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這是一個崇高的理想,如果這個理想是發自內心的,這就是知止,是真“知”。

因爲是發自內心的,非做不可,那麼就有了堅定的方向,所思所行都以這個方向爲指引,這就是有定。

方向明確以後,就能心無旁騖,專心致志於如何才能是山區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這就是能靜。

真正專心於既定的目標、方向,就不會被其他的因素所幹擾,比如同學、朋友發大財了,做大官了;或者有待遇優厚的其他崗位向你招手;或者被人恥笑;或者遇到實際的困難等等,譭譽榮辱貴賤,都不能使你動心,這就是能安。

安了以後,才能全心全意地思考實現理想、目標的路徑和手段,或者捐款、或者支教、或者建希望工程、或者開辦學校、或者培訓鄉村教師等等,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去解決困難,這就是能慮。

這一切都做到了,不一定能夠完全實現理想,但一定能爲這項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這就是能得。治學以大學之道,不一定必然能成爲聖人,但至少可以成爲士人、君子,這就是治學之得。

顯然,大學所說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講的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後”表示一種邏輯關係,沒有定就沒有靜,但有了定,不一定能靜,以此類推。

知止的功夫在格物致知,定靜安的功夫在誠意正心,慮的功夫在修身,得,即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讀大學2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