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先後”,無非本末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句話緊接着“知定靜安慮得”而發,曾子說,凡事都有本末、終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離得道不遠了。

顯然,所謂“先後”,就是指本末,終始,本爲先,末爲後;始爲先,終爲後。

本末先後都是相對而言,並不是絕對的。就是說,知止爲本,定爲末;定爲本,靜爲末;靜爲本,安爲末;安爲本,慮爲末;慮爲本,得爲末。統而言之,知止爲始、爲本,得爲終、爲末。

朱熹說:“明德爲本,新民爲末。”這句話本身似乎沒有毛病,但放在《大學》全文中,卻沒有上下文的支持和佐證,照朱熹這種說法,那“至於至善”算本,還是末。

簡言之,文中的“先後”不是指時間上的連續性,也無關乎行爲上的因果關係。

曾子說,要成爲天下的聖王,能治理好一國是根本;要實現國家大治,能齊家是根本;要做到齊家,修身是根本。修身的根本在正心,正心的根本在誠意,誠意的根本在致知,致知的根本在格物。

原文在語言結構上雷同,但在含義上卻是兩層,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至“先修其身”爲第一層,從“欲修其身者”到“致知在格物”是第二層,他們並不是並列關係,更不存在並列的所謂“八目”。第一層講的是如何“得”,齊家、治國、平天下,皆爲“得”,修身才能得;第二層講如何修身,修身的功夫是格物致知,正心誠意。

這就是曾子前文所說的“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文義是非常連貫的。

朱熹認爲的大學之八目,按順序分別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他解釋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明明德的功夫,是用來修身的;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新民”的功夫,是將修身所得進行運用;格物致知是知止的功夫,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實現理想的次第環節。

其實,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明明德的功夫,只是從不同的側面說而已,因此,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者說的是一件事,並沒有先後次第之分,孔丘雖然當過幾年的大司寇,但很難說他是先治國,再平天下,孟子更是從來也沒有踏入仕途。

所謂的明明德於平天下者,並不僅僅一定要像堯舜禹,商湯、文武那樣君臨天下,像孔子、孟子的思想統治中國幾千年,這難道不是平天下嗎?

另外,平天下很難說是一種功夫,更確切地說,它是親民的結果,也是止於至善的結果。

這裏有三個要素,“得”、“修身”、“知”。明明德爲止之體,平天下爲止之用,明明德、平天下既是“得”(“終”),又是“知”(“始”)。其實從結果上來看,更應該看重的是齊家治國,從過程上講,更應該看重的是修身。

從《大學》原文論述的兩個層次看,修身是“知”與“得”的樞紐,從朱熹的解釋看,他也把“修身”獨立了出來。

所以,曾子馬上接着說: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從本質上來說,修身的過程就是踐行明明德的過程,格物致知是修身,誠意正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修身。下文的所有內容,都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

曾子最後說,捨本逐末,末也不可能得到,身若不修,一切都是免談。應該重視加強的卻忽視,那被忽視的方面怎麼可能不斷改善呢。意思很明白,治學的根本在修身,如果我們不重視修身,那我們的身心怎麼可能逐步完善呢?後來孟子所說的“集義”、“養浩然之氣”,就是這個意思。

----《我讀大學2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