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遺憾中反思與改進

    在時光的流逝中,如果我們能夠抓住一點什麼作爲留住時光的痕跡的話,那麼,也算是有所收穫了罷。

    和孩子們不知不覺已經學到了第六單元的最後一篇課文——17課《跳水》。

    《跳水》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小說。我先引導孩子們回顧小說的三要素,然後出示課後習題——根據出示的故事的起因,補充故事的經過和結果來引導孩子們回顧課文內容。

    把孩子們帶入到繼續往後學習這個驚心動魄的故事情境中後,我以問題“孩子走向這麼危險的境地的原因是什麼”激發孩子們的思考。

    煜瑋,啟先,名豪,梁鑫等孩子都有自己的思考,回答得很精彩。

    孩子們最先找到的直接原因是猴子。因爲猴子拿他的帽子逗孩子,惹得孩子追着猴子跑。

    其次,孩子們也想到了有水手的原因。因爲水手們的哈哈大笑使得猴子更加放肆,他們的取笑使得孩子覺得很丟臉,於是才和猴子較起勁來。

    最後的原因只有啟先和名豪想到了,那就是因爲孩子自己。是孩子自己想要掙回面子,不被取笑,纔不知不覺追着猴子爬上桅杆。

    然後,讓同學們到文章中找到相應的孩子的表現的句子,感受孩子的心理變化過程。同時,也梳理了水手們的表現——由剛開始的哈哈大笑到後來的笑得更歡,再到看到孩子走上橫木時的驚嚇,來感受孩子此刻所面臨的巨大危險。

    “那麼,如此危急時刻,孩子怎麼樣了呢?”孩子們順勢說出“他的父親船長剛好拿着槍出來了,瞄準他,逼他跳水”。

    如何讓孩子們理解船長的這一行爲是重點也是難點。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就是要學會分析人物的思維過程。於是,我拋出問題,讓孩子們思考:船長爲什麼要這麼做?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從船長做出的這一特殊的舉動中能夠感受到他是一位怎樣的船長?

    很多孩子說出了船長這麼做的理由——如果不跳水,那麼孩子就很有可能摔到甲板上摔成重傷或死亡。同時,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果敢”“沉着冷靜”“機智”等詞語來形容這一位船長,他們的積極回答讓我看到了他們的思考與認真。

    如果課堂上時間能夠把握得更好一些的話,如果給孩子們設計一個小練筆來表達自己想對故事中的某個人物想說的話,那麼課堂效果可能會更好。可惜,隨着下課鈴響,課堂也就匆匆結束了。

    每一次的遺憾都將會是下一次更爲成功的動力,希望在以後的課堂中,能夠與孩子們多一些精彩,少一點遺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