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菁 1. 4. 5.

 

1.

阿菁有次跟我說,自從三年前跟交往三年的男朋友分手,她就一直活在地獄中。沒有再遇到動心的人,偶爾遇到一些普普通通的男人,進行了無生趣的約會,都會在事後讓她爲自己「浪費」時間而懊悔。

工作也沒有太大進展,三年了,崗位看起來是稱頭了,但沒加多少薪水,感覺自己更加名不符實。上頭領導換了兩番,從A巫婆換成B巫婆,都是晚上不睡覺、假期也照樣囑咐工作,好像別人都跟她們一樣沒有自己的生活。

原本的跳槽計劃,隨著連天天刷英語打卡的動力消退,大環境的下行,讓她斷了念頭。

阿菁開始動了回老家的念頭,以前她覺得回老家是恥辱,現在她覺得那也不啻是個好選擇。但問題是,她沒有回老家的信心了。以前她感覺老家那裏沒有適合的工作,沒有看得上眼的男人,現在她擔心她纔是別人看不上的那個廢材。

這天,阿菁又在思考回不回老家的事,一不小心地鐵坐過站,她下車在月臺等待回頭車,看下班車還有六分多鐘,索性出到站外找點喫的。

在上海四年了,八成以上的地鐵站,阿菁都沒去過。生活談不上兩點一線,但好像也就困在一個無形的隧道里,來來去去也就幾個暗無天日的方向。

地鐵站外,有輛車停在阿菁身旁。

「阿菁!」熟悉的聲音叫住阿菁,阿菁看過去,黑色奔馳裏開車的正是前男友。

前男友說要送阿菁一程,阿菁答應了。

一路上,兩人互相補充這三年彼此的生活進展。

前男友說了什麼,阿菁不記得了,她只記得自己的迴應,或者應該說記得自己說過的謊。

「我結婚了。他英國海歸,做金融。」

「住在XX華庭。對!就是西岸那個樓盤。」

「孩子三歲,平常我婆婆在帶,家裏有阿姨。」

「國際學校附設的幼兒園。青浦那邊。一年三十萬吧!」

「我挺好的,工作就當打發時間,在家悶得慌。」

「你呢?……」

黑色奔馳停在阿菁口中的家,又離開了。

江邊的風吹拂阿菁的瀏海,她內心有一股奇異的釋然。那些她眼中欽羨不已的人,她假想也許她們都是裝的,她們也跟自己一樣,說著過度包裝的謊話。反正這些謊話,一般也沒有人會拆穿。


2.

訴說自己有多好的當下,還真有一種幾乎要被自己說服的快感,一種「我比你好」的驕傲。

如果說謊就能得到心理上的快樂,即使那個快樂會隨著對話結束而消逝,那也沒有什麼不好。反正世界上多數的快樂都不持久,說謊的快樂也談不上短暫。

當我們想到別人可能也過得跟我們一樣糟糕,好像更能接受自己的狀態,淡化覺得自己很糟的感受。


3.

你是這樣嗎?

通過不斷的給自己「找理由」,而不是「找方法」,藉此活著?

兩著的區別,可以很好的區分此人是否願意求助諮詢。

找理由,就是一個人爲自己的狀態尋求解釋。他並不是真的想要改善自己的狀態,只要他能爲自己的狀態找到好解釋,他就能繼續保持眼前的生活。

這類人,他們一般不會尋求諮詢的幫助,因爲他們內心並不認爲自己需要幫助。

比如你身邊有位男同事,他一臉不開心的樣子。你問他怎麼了,他開始跟你抱怨他的老婆從來不做飯、不做家務,也不管小孩子,白天逛街、晚上打牌。

你給這位男同事建議,告訴他可以多跟老婆溝通,或者一起去做伴侶諮詢。

然後你發現,不管你多麼好心的給建議,這位男同事都不會去做。他依舊不快樂,依舊一臉不爽。

直到某天,你談到老家有位大伯也是如此,娶了一個成天只會打麻將的女人。但是你大伯認爲「這是他的命,他就是來還前世的債」。

你發現,這位男同事似乎特別中意這個解釋,他一拍大腿:「對!我就是來還我欠老婆的前世債。」

這就是找理由,有些人需要的只是理由,不管他過得多麼糟糕,不管他把自己訴說的多麼悲情,只要他找到一個「我那麼悲情」的理由,他就可以繼續沉浸在痛苦中。

對於這樣的人,你的好心建議多半隻是浪費時間,因爲他看不見你,也聽不見你的建議,他只是在等待一個自己能繼續沉浸於當下的理由。

換個角度,你口中的苦,你眼中的受苦者,也許他並不需要任何實質的幫助。

這就是爲什麼有人說,諮詢就像一句佛教用語,「佛渡有緣人」。

所謂「有緣人」,就是一個真正認清自己要的不是更多理由,而是真正能幫助他走出困境,做出改變的人,也就是真的想「找方法」。

因此某些人走不出的困境,就在於他可能沒有真正意識到,他找的不是方法,而是理由。

從旁觀者的角度,你幫不了一個只想找理由的人。當你想要給他方法,想要幫助他,你會不斷消耗你的時間和心力,直到累垮。所以如果你真心想幫助他,或許你不需要特別做什麼,你只要等待某天他發出「我真的想要一個方法,我不想再找理由了!」的信號,到時再行動。


4.

說到這裏,回頭看阿菁對前男友說的一系列謊言。她是在找理由,還是找方法?

阿菁說,「我找到了一個繼續留在上海的方法。我知道我在說謊,我也不認同說謊這件事,但在某些時候,說謊就說謊吧!反正我也沒有更好的方法。雖然現實中我並沒有得到更多,但至少我更快樂了。」

阿菁很清醒,她找到自己幫助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在給自己的痛苦找原因。

我們很難真正知道我們的困境來自什麼原因,生活太複雜。

就像在諮詢中,來談者跟諮詢師傾訴他痛苦的原因,可能來自家人、情人、朋友、環境、命運……諮詢師相信來談者,同時也無法驗證來談者說的是真是假。

諮詢師需要去驗證真假嗎?

基本不需要,因爲諮詢師不是警察,也不是偵探。

來談者感覺所有人都在欺負他,就算這不是客觀事實,至少來談者的主觀感受是真的。那麼爲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感受,這纔是需要來談者跟諮詢師一起去挖掘的。

有人在痛苦,他把痛苦視爲成長的動力;也有人在痛苦,但他把痛苦視爲洗滌自身罪孽的必要之惡。

痛苦是什麼?

謊言是什麼?

事實是什麼?

理由是什麼?

方法是什麼?

清醒是什麼?

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選擇了一種方式去接受痛苦、接受謊言、接受事實、接受理由、接受方法、接受清醒。

這個接受使得我們爲自己的生命做了決定,然後我們讓每一秒都爲我們所有,至少能夠成爲我們的記憶,爲我們意識所能連結的對象。這使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參與感,從參與中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5.

「妳打算繼續待在上海嗎?」

「是的。」

「挺好。」

「妳怎麼知道我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認爲是真是假,對妳來說有意義嗎?」

「其實沒有。沒有也可以問嗎?」

「可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