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快樂:爲什麼去迪士尼的大人比孩子多? §喜歡迪士尼不是小孩的專利,喜歡也不等於幼稚 §我們把快樂落在哪裏了? §小結

五一長假,你去了哪裏玩呢?有被擠成人幹嗎?

談到出遊,再過幾個月,北京的環球影城就要開幕,到時和上海的迪士尼互相輝映,又要給喜歡故事、想像與冒險的人們帶來許多樂趣。

有趣的是,數據顯示前往迪士尼遊玩的人羣,只有不到20%爲25歲以下的遊客。也就是說,大多數去迪士尼遊玩的都是大人。

這讓我想起每次有朋友去迪士尼玩,難免會發幾張照片在朋友圈分享,而女性友人經常使用的自我描述就是「在逃公主」。

想想挺有趣,公主這類稱呼,一般用在孩子身上,但不少大人也把這樣的稱呼帶到自己身上,就像進入迪士尼就像回到小時候。

迪士尼的魔力,像是在說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孩子。通過迪士尼,我們尋回了這個孩子嗎?而喜歡迪士尼的大人,是否意味著大人幼稚呢?


§喜歡迪士尼不是小孩的專利,喜歡也不等於幼稚

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不是孩子,也許偶爾我們會懷念童年時光,但因爲我們沒瘋,所以我們不會因爲懷念童年,就真的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孩。就像那些說自己是在逃公主的大人,她們很清楚自己是大人。

我們內在有些「沒有得到滿足的自我」,這些不滿足的部分,因爲我們的社會化,我們不會輕易顯露。

成長是個連續不斷的過程,有些事情我們從小就會,長大也不會改變,只是變得更加熟練。比如正常的小孩同樣會察言觀色,也有基本的道德意識,所以小孩從來都不是一個不講理,並且只會哭的象徵。

相反地,那些把快樂等同於「一個想幹什麼都可以的小孩」,這種觀點是反常識的。那些認爲可以不講理,非得通過哭鬧才能滿足自我的人們,他們非但誤解了快樂,也以此當成自己可以抗拒社會規範,任意違反規則、任性妄爲的藉口。

回頭看,那些去迪士尼的大人,他們也不是爲了躺在迪士尼樂園裏打滾撒潑,他們是爲了尋求「簡單的快樂」。

所以我們真正要問的是:從什麼開始,簡單的快樂變成一個需要刻意去尋求的事物呢?


§我們把快樂落在哪裏了?

有一個關於甲殼蟲樂隊成員約翰‧藍儂的故事。

據說藍儂小時候,有次老師問學生們:「你們以後要做什麼?」

有的學生說要當太空人,有的要當科學家,還有的要當醫生,總之學生們對於未來充滿各種職業的想像。

輪到藍儂回答,他說:「我長大以後要當一個快樂的人。」

老師聽了藍儂的答案,跟他說:「你沒有理解老師的問題。」

藍儂回答:「老師,你沒有理解人生。」

藍儂和老師的對話,似乎多數人的回答都像藍儂的同學,我們都把人生理解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然後我們需要一點一點完成這些目標,才能快樂,就像所有的快樂都被標示了價格。

「有一個目標,爲了目標努力,然後實現目標後得到快樂。」這看起來很合理,那麼我們不快樂的原因到底出在哪裏呢?是隨著成長,快樂變得困難了嗎?

從心理學的角度,隨著成長,我們有一種「快樂變得好難」的感覺,可能真像藍儂說的,我們誤解了快樂。對此,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自我檢視:


一、我們是不是給快樂的目標設定了太高的標準?

有些人把快樂的目標設得很高,降低了實現的可能,同時提高了失敗的可能與過程中的壓力。

比如我們剛開始學習一門外語,如果我們就給自己定下「三天就要學會」,或者「下次考試一定要考九十分」之類的標準,我們自然就會比「慢慢學就好」、「考及格就可以」的人更難放鬆,也更容易因爲在意結果而受挫。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獲得更多的快樂,我們需要正視自己的能力,合理設定標準。有些事情不會因爲我們年長就更擅長,比如學一門新外語,那我們等於就像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嬰兒。那麼用一個學語言的小嬰兒來要求自己,是不是簡單多了呢?


二、失敗經驗使得我們更在意損失,而不是瞄準快樂?

心理學家辛吉斯發現,面對生活大小事,有些人傾向使用「預防」(prevention)策略,而不是「促進」(promotion)策略。

結合第一點,當一個人對自己要求很高,以致於經常受挫,那麼他就會更加傾向用預防策略來過生活。

回想我們很小的時候,老師提出問題,我們會勇敢的舉手,直率的回答。慢慢大了,因爲大人告訴我們「錯了」,再加上有些大人讓我們感覺錯了「很丟臉」,慢慢的我們不敢舉手,不敢直率的回答,開始害怕犯錯,並因爲不知道標準答案而焦慮。

這時候,我們會更加註意,防止自己犯錯,避免丟臉。而不是想著該怎麼尋求最好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時我們就陷入「預防犯錯」的心理,無法專注於「促進找答案」的行動中。


三、我們經常爲了生存,忽略自己的真實感受?

從第二點又連結到第三點,從存在心理治療的角度,每個人都活在三個世界中:自然世界、人際世界、自我世界。

我們每天都跟自然界的事物打交道,這是人類的天性,通過觀察環境來求生。科學和醫學,都是我們和自然界打交道的方式。

我們每天都處在人際世界之中,從小學習怎麼跟別人相處,所以我們自然的會在意他人,因爲別人的想法影響自己的心情。

與此同時,我們每天都在跟自己對話。我們會因爲自己做不好而內疚,也能通過有效的自我激勵做出人生抉擇。

不難發現,這三個世界都和求生有關,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爲了求生而喪失自我與三個世界之間的平衡。

疫情期間,有人對自然界的力量感到恐懼。平常,我們因爲與家人、朋友、同事等等的關係而焦慮。在人羣中經常陷入自我懷疑、自我譴責等處境。

換句話說,從存在心理治療的角度,三個世界都會帶給我們壓力,使我們忙碌於求生,面對外在世界與他人,擺出一副堅強的樣子,隱藏自己真實的感受。直到有天,我們真的忘了自己真實的感受是什麼。就像小王子,一度忘了什麼是簡單的快樂。


§小結

爲什麼去迪士尼的大人比小孩多?

可能因爲我們內心都需要簡單的快樂,這個需要會推動我們進入一個放鬆的環境。比如迪士尼之類的地方,讓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裏「名正言順」的放下目標設定,只要追求快樂,並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之中。

難道迪士尼不存在,我們就找不到這樣的快樂了嗎?

其實我們都可以爲自己打造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迪士尼,並且就像藍儂的啓示,在不快樂的時候提醒自己:「快樂纔是我們生活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作者:高浩容。臺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著有《別害怕當個流淚的大人》、《寫給孩子的哲學思維啓蒙書》等著作。(公衆號:容我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