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看到沈家的两段婆媳关系,庆幸曼桢没有嫁给沈世钧

文|若水(文字针对原著)

看完《半生缘》,我为曼桢多舛的命运鸣不平,也庆幸她与世钧错过了。

他们的感情浓度不必细说,但作为过来人,我们深知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它牵涉到至少两个家庭的幸福。幸不幸福,婆婆很关键。若碰上《双面胶》中的亚平妈,再怎样都过不好婚姻。

如果曼桢嫁给世钧,多半也难逃磨人的婆媳关系。

世钧的母亲,虽不是亚平妈这样的恶婆婆,但也是难以相处的婆婆。且从世钧寡嫂和翠芝的两段婆媳关系看。

1、世钧寡嫂,不仅被佣人区别对待,还受偏心眼婆婆的轻视

爱儿子天经地义,但面对媳妇,高情商的婆婆袒护媳妇会更多。这样做,不仅让媳妇有种家的感觉,还会拉近婆媳距离。

但世钧母亲对寡嫂却是另一番对待。

寡嫂娘家与沈家门当户对。但哥哥英年早逝,留下娇妻幼子独守空房。

翠芝是寡嫂的表妹,容貌家世都好,颇得世钧母亲中意。

世钧从上海回到南京前,已与曼桢相好,不满嫂嫂和母亲的撮合,借助侄子训斥了嫂嫂,嫂嫂面上无光,席间情绪不好。翠芝走时,特意去屋里找表姐告别,看到表姐亲自为儿子炖牛肉,表姐和她说了一段心里话:

“这班佣人也是势利,还不是看准了将来要吃二少爷(世钧)的饭了!像我们这孤儿寡妇,谁拿你当个人?”

翠芝安慰她,佣人难免势利,只要婆婆疼孙子就可以。嫂嫂解释,如果世钧不在家,婆婆用孙子来解闷,一旦世钧回家,婆婆会看到儿子忘掉孙子。比如,怕得过疹子的孙子将世钧传染,即使病好了,也不让孙子出来见人。

那个年代,三从四德束缚着女人。寡嫂守着沈家大院,带着幼子继续生活,她的地位在婆婆眼里无足轻重。

从婆婆对待世钧和嫂嫂的截然不同里,我们可见嫂嫂的悲哀。

寡嫂腰子生病,脸都肿了,婆婆没能想起替儿媳请个医生,对外反而说嫂嫂脸胖是因为发福了。婆婆怕出门在外的世钧,不知爱惜身体,特意让寡嫂为他买上十几种补药。寡嫂说了句“这些药上海也可以买到”,世钧母亲顿时发火说,“即使给他买来,世钧都不知吃不吃,何况让他自己买!

末了,嫂嫂对翠芝叹道,“咳,做他们家的媳妇真苦呵!”

试想,寡嫂娘家条件上等,在婆婆眼中都活不出底气,何况背后有一个啃姐的舞女娘家人?

2、总想越界的婆婆,最终被翠芝降伏

婆媳相处,界限感很重要。认清并把握好界限,婆媳能和平相处,认不清就会鸡飞狗跳。

翠芝是世钧母亲的“好”儿媳。但天下婆媳难相处,翠芝也不例外。

世钧母亲是传统的旧式婆婆,与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翠芝难免观点不合,产生摩擦。

比如,世钧家搬到上海后,在新居的摆设上,婆媳俩意见明显不一。翠芝想在楼下摆一张长方形餐桌,婆婆觉得摆张圆桌更符合中国人团圆心思。翠芝想挂粉色窗帘,婆婆则认为咖啡色更大气。翠芝问婆婆想住哪个房间,不等婆婆反应,翠芝便以腿脚不利索,决定了婆婆住楼下……

婆媳之间,行为习惯不合拍很正常,但婆婆总插手小夫妻的生活,就让儿媳难以接受。

翠芝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身边有几个仆人服侍,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她个性自由,我行我素。婆婆总嫌翠芝对世钧体贴不够,甚至觉得强势的翠芝欺负世钧,而世钧则让着翠芝。见不得儿子“受欺负”的婆婆,忍不住插手小两口的琐事,难免和翠芝怄气。

怄气就怄气吧,婆婆却像刚出嫁的媳妇,动不动就回娘家住,直到世钧赔礼道歉,亲自接她才回来。

这样的套路用多了,在小辈面前难免显得小家子气,翠芝对她的尊敬度一点点在下降。最终,婆婆还是无法和儿媳生活在同一房檐下,带着两个老仆人回到南京,租了一所房子度过余生。

世钧母亲虽有丈夫,但属于守活寡,她唯一的寄托是儿子世钧,当儿子结婚,她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心理失衡。婆婆爱越权,爱掺合的做法,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的很清楚,

“儿子终究有一天要离开她(母亲),要去过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对她来说,这意味着要失去最重要的心理寄托,她当然会难以忍受,于是,她又忍不住想干涉儿子的新家庭,让儿子儿媳的关系退居第二,而她与儿子的关系仍然是No.1。”

界限感不清导致儿子夫妻关系失衡的例子比比皆是,最极致的是《双面胶》中那个亚平妈,最终闹了个家破人亡。

3、对两个儿媳的区别对待,导致曾经亲密的儿媳形同陌路人

翠芝与世钧嫂嫂是表姐妹,在做妯娌前,两人关系挺好。翠芝有什么心事总爱与表姐说道,而表姐,也总爱撮合翠芝与世钧的婚事,一方面想着关系近,好相处,一方面想借自己人壮大在婆家的势力。

但和翠芝成了妯娌后,两人的关系却急剧直下。归结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两人个性原因。

无论亲情,友情或友情,常存在“远香近臭、远亲近仇”的现象,这是距离远近引起的感情变化。两人朝夕相处后,看到的更多是对方的缺点不足之处。

性格大大咧咧的翠芝,有些孩子的任性,而寡嫂则敏感心思重,时长日久,这对表姐妹由亲密无间变得疏远。

另一方面,则是婆婆过于偏向造成的。

在婆婆眼中,寡嫂毕竟是外人,再加上世钧哥哥早逝,这个大少奶奶在婆婆心中的份量变得更轻。

而翠芝则不同。世钧本来就是婆婆的情感依托,哥哥去世后,世钧更是沈家生意的合适继承人。于情于理,婆婆对世钧的倚靠更为明显。爱屋及乌,作为世钧的妻子,翠芝自然受到婆婆的重视与偏爱。

寡嫂对于翠芝受偏爱,不仅怪罪婆婆,且与翠芝愈加疏离,感情越来越淡。

最终,这对表姐妹分家各过。

写在最后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如何过都是一生。

曼桢这一生固然凄苦,被姐姐陷害,与所爱之人擦肩而过,不得已嫁给所恨之人,费尽心力解散婚姻,一生孤独无依。

但解除婚姻后的曼桢,身心是自由的,不必受制于任何人。假如曼桢嫁给了世钧,难免会活成我们大部分人:在糟糕的婆媳关系中耗尽心力,夫妻浓度也会因婆媳关系消融殆尽,假如世钧是个愚孝男,那日子岂不是度日如年?

曼桢的那句经典“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如果回去,又怎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