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教你正確的表達愛

我們常說“愛要大聲說出來。”平時你是怎麼表達愛的呢?

對物質缺乏年代長大的我來說,過年時,能有一件新衣,一雙新鞋,那是多麼開心和幸福的事!結婚後,有了孩子,我喜歡用“有求必應”送禮物的方式來表達愛。可是,孩子收到禮物的快樂轉瞬即逝,玩不了多久,禮物就被擱置到一邊。我就納悶了,爲什麼我表達的愛,不能觸達到接收人呢?

《愛的五種語言》告訴我們,人們在表達與接受愛時,基本上有五種愛的語言,具體包含:肯定的言語、精心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這本書雖然是婚姻專家寫給伴侶的愛情寶典,但是,我發現觀察、理解和使用愛之語,對增進親子關係也大有幫助。

如果用大樹來比喻愛的五種語言,那樹根好比精心時刻,樹根是樹的根基,而精心時刻能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喜歡跟我在一起。我可以安排一個晩上,與孩子單獨相處,聊聊她新的興趣;樹幹好比肯定的言語,樹幹是樹的精髓,而肯定的言語帶來的正向、激勵效果能影響孩子一生;樹枝好比身體接觸、服務行動、接受禮物,樹枝有的橫向伸長,有的豎向伸長,就如同身體接觸、服務行動、接受禮物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效果怎麼樣?我來分享一下。

精心時刻我選擇了兒童節,這一次,我送給孩子的禮物是三隻杯子。當我把杯子擺在孩子面前時,她眨着眼睛,一副奇怪的樣子。我給她講了《三隻杯子》的故事,託尼五歲生日時,爸爸媽媽送給他三隻杯子,每個杯子有不同的功能,一個是儲蓄杯,用於存錢的;一個是消費杯,用於買東西;一個是愛心杯,用來幫助別人。每週爸爸會給他零花錢,由託尼自行安排放入三個杯子裏。效仿託尼的方法,我把杯子和使用方法送給了孩子。原本以爲,只有一時熱度的孩子,玩上幾天就沒下文了,意想不到的是,三個杯子到現在還穩穩地擺放在書桌最顯眼的地方,每週拿到零花錢的孩子,首先會分成三份,小心翼翼地放入杯子中。每月數一數,加總起來已有三位數加了。

現在我終於明白,不是孩子不懂我的愛,而是我沒讀懂孩子愛的語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