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力是開放式大腦的基石


前段時間,孩子與小朋友玩遊戲,因爲遊戲規則沒談攏,雙方不歡而散。回到家,孩子嘟着嘴巴,向我哭訴,埋怨朋友不聽她的話。而我安慰孩子,不能玩在一起就回家。孩子聽後,哭聲更大了。在我心裏,我一直認爲孩子太過矯情,抗挫能力差。

最近,讀完丹尼爾·西格爾的《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我發現錯怪孩子了。孩子行爲容易被情緒帶領,因爲她還沒有形成開放大腦。

遇到困難,情緒控制了行爲,表現出打或者逃的現象,這往往是防禦式大腦在起作用;而開放式大腦是整合大腦,這種大腦更穩定、靈活、適應、有活力、邏輯清晰。

開放式大腦具備四力:平衡力、復原力、洞察力、共情力。如果把開放式大腦比喻成一架天平,底座是構建開放大腦基礎的平衡力,天平左邊砝碼是解決差異化的復原力,而右邊砝碼是達成聯接的洞察力和共情力。平衡力是開放式大腦的基礎,也是我們努力的第一步。

那麼,如何才能具備平衡力?我概括成121平衡寶典。

1個概念:講平衡力前,首先要理解容忍視窗的概念。就好比在賽場上開車,油門踩得過猛,車子容易翻車進入紅色區域;剎車踩得過緊,車子容易熄火進入藍色區域。只有在平和的狀態下駕駛,才能平穩運行進入綠色區域。而綠色區域就是我們的容忍視窗。

2個方法:當孩子心煩意亂時,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法幫助孩子學習平衡力。

(1)拉一把:幫助孩子回到容忍視窗。當事情超出了孩子能力範圍,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認識自身能力不足,學習新技能,迎接下次挑戰。

(2)推一把:幫助孩子擴展容忍視窗。我們要把孩子推出舒適區,讓孩子面對逆境,感受失望和其他消極情緒,提升承受挫折和失敗的能力。

1個動作:來跟我一起做。一隻手放在胸口,一隻手放在腹部,深呼吸。

我把121平衡寶典用到了孩子身上。這天孩子哭着說:“軍軍不讓我玩遊戲。”聲音一陣大過一陣。一看樣子,我就判斷孩子進入了紅色區域。這次,我沒有一上來就數落孩子,而是抱着孩子,認真傾聽。這是讓孩子感受消極情緒。等孩子說完,我讓孩子跟我做深呼吸。這是在幫助孩子學會平衡情緒,重回容忍視窗。三次深呼吸後,孩子哭聲消失了,情緒變得正常了。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在根基。學習121平衡寶典,能有效幫助孩子形成平衡力,建立開放式大腦的基石。推薦你讀《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