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感:儿童哲学必须面向现实社会,培养能够面对现实社会的孩子 1. 2. 3.

1.

有一次,我去一间民办的国际学校,分别给小学和初中学生做儿童哲学示范课。下午跟老师们做工作坊。

工作坊使用的刺激物是一篇「亲子对话」,内容大致是孩子想要某样东西,爸爸不给。

儿童哲学强调回到个人经验,我请老师们一一分享。有位老师谈到某次外出,在路上遇到一对父子(或父女)。

孩子很生气的跟爸爸说:「你怎么只赚这么一点钱!」孩子说得很大声,说了好几次,路人们纷纷侧目。老师说这件事让她很触动。

这位老师的分享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平常都是在一般的公立学校上课。其中部分学校,俗称「菜场小学」、「农村学校」。

这些学校也会面临学生,以及学生家庭素质比较不高的问题。代价就是这些学校的升学力自然不够好,学生很难在中考有好的表现。有能力的家庭根本不会把孩子送进这些学校。

背后关于地域歧视或其他问题就先不谈,总之家庭背景,也就是家庭社经地位,无论在哪里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北大、清华的生员和台大的生员一样,大多来自一线城市,这都有具体的数据。

教育跟金钱之间的挂勾,那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我以为不是罔顾事实,而是在面对事实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最好。

顶级的国际学校,里面的硬件设施比我读过的辅大、北市大好得多,里面随处可见外教和外国学生。老师们的背景也有很多都是海归、硕士以上学历。

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小学部一般光一年学费五万、十万起跳,初中、高中部只会更多。


2.

面对类似民办学校的学生时,我会想到我在公立学校面对的孩子。在学校的校园走动时,我会想起我去过的其他学校。虽然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不公平的,但当你真正面对不公平的处境发生在孩子身上,给予我的触动还是很拉扯。

当然这对我的教学热诚不会产生质的影响,毕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面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案,同样的是要全力以赴。

然而,当中对比确实带给我在反思教育时,产生喜忧参半的担忧和想象。

国际学校孩子基本不会参与国内的升学考试,他们大多是为留学做准备。但我教过的某些学生,他们只能在体制内的升学考试中奋战,而他们有些人还没上战场,就因为家庭背景,有很大机率成为炮灰。

这一点在我实地和学生的谈话中,和国外的研究可以互相印证。家庭社经地位越处于中下层的孩子,他们会希望毕业后赶快去工作,什么读高中、读大学,都不是他们未来希望之所在。

说这些,在于我想强调儿童哲学可能很美好,但现实社会可不是童话故事。

儿童哲学应该教给孩子的,我以为是「了解自己,以便在现实生活中活下去的智慧、勇气和能力」


3.

有些儿童哲学课程的内涵,实在太低幼了,好像把孩子放在一个净化过的世界,他们的讨论再精彩,现实的痛感都会将他们从天上拉下来。

所以尽管有些教育家倡导「卢梭式」的教育观,认为人天生都像天使,后来才在社会环境中变得不再纯粹。但我们不要忘了,教育学家杜威、文学家歌德、心理学家罗洛.梅等人都批评这种观点。

就像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的,「人成为天使或成为马,都是一种堕落。」

人本身有多面性,人有善性,也有恶性。人有同理心,同时也会自私。

把孩子看成小天使,并且希望他们永远都天真无邪,这种想法放在现实生活中压根不实际。同时也忽视了人的多面性,忽视人性的真实面,在这种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方式,何以能让孩子处理社会的真实考验?

社会的真实面,那些残酷、黑暗的一面,别忘了,也都是因为人本身有着残酷、黑暗的一面所带来的。

换句话说,儿童哲学的课堂中必定需要讨论一些会「疼痛」的议题,甚至是让人「恶心」、「不适」的议题。只要那些是在一定程度的保护之中,那么这些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就应该被显现。

就像衰老、疾病和死亡,都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但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儿童也不是永远不会长大,当他们面对争吵的父母、孩子之间的攀比、社会的竞争,他们有感受,心知肚明。

孩子并不傻,但如果大人装傻,他们也会装。

我想儿童哲学放在教育的基本精神里,教育应该是诚实的,是落地的,能真正帮助孩子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有很多难题,跟考试无关,但对每个人都会产生莫大影响。

儿童哲学如果能帮孩子做到这一点,那就太好了。



作者:高浩容(公众号:容我说;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你好,光明村》等著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