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二十年》:從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對晚清,我們有太多誤讀 在鞭打中前行 幾個關鍵節點,與改革的幾輪提速 激盪的二十年

馬勇是清史研究方面比較知名的學者了,他的這本《晚清二十年》,首次出版是2011年。閱讀本書之前,我也大致看了下上個版本的評論,比較被人詬病的,主要是史觀和立場的問題。

這本書裏所謂的“溫情史觀”,可能會多少觸及到一些人敏感的神經。例如很多人會覺得對於滿清美化過多,過於“洗白”慈禧太后等。

當然,我也會有一些不認同的地方,有些地方也會覺得過於溫情。但我想說的是,這些對於我來說,真的並不那麼重要。

或者這麼說吧,就我目前的閱讀水平而言,還沒有到可以去評價史觀的時候。

我對於晚清包括近代史的認識,也就是個半吊子的水平。大致的人物、事件、歷史脈絡是清楚的,史學界的觀點,也零零散散瞭解一些。

但是很粗略,很散,許多事件都是“知其大概而不知其細節”,許多觀點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這本書對於我來說,是很不錯、很適合閱讀的一本書。它對甲午戰爭前後,到清帝遜位前後近20年的晚清歷史,做了非常詳盡的敘述,對於想詳細瞭解那段歷史的讀者,應該會很有幫助。

在鞭打中前行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裏,清政府是一個腐朽的政府,因它的保守落後、固步自封而走向滅亡。但在本書中,我們或許可以更加客觀地看待這個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

它也許並沒有那麼菜,清政府的統治者和政治精英們,並非真的就那麼目光短淺、固步自封。

只是,它像歷史中或是現實中的許多政府一樣,有其先見性、進步性,也有其惰性和桎梏。它像任何政府一樣,始終是一個被動的變革主體。

我們可以看到,每次大的變革,總是發生在重大危機之後,一旦通過變革化解了危機,變革的動力也就削弱乃至消失。

那麼,不滿的怨言,反對的力量必然再次集結、再次爆發,20世紀初年的中國政治,幾乎始終沒有逃脫這個循環往復的政治週期。

我們看晚清的改革進程,就有點那種抽兩鞭子跑一陣,抽兩鞭子跑一陣的感覺,抽得越狠,跑得越快。一旦後面沒人抽了,整個就鬆懈下來,步調就慢了。

幾個關鍵節點,與改革的幾輪提速

整體來說,晚清最後二十年,有幾個大的關鍵節點:甲午戰爭,維新變法,義和團運動及庚子侵華事件,日俄戰爭,預備立憲,以及辛亥革命。

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事件。

當然,甲午之前,清政府已經開啓了一輪學習西方的“洋務運動”,那是因兩次鴉片戰爭失敗,而痛定思痛。

“洋務運動”給國家帶來了大發展,成就了“同治中興”的偉業。就在清王朝開始鬆懈,開始驕傲的時候,遇上了甲午戰敗。

甲午戰敗對中國人的衝擊是巨大的,迫切的危機感,引發了轟轟烈烈的維新浪潮,算是開始了第二輪改革提速。

1895年——1898年,中國在維新的路上探索,京滬的強學會,湖南的區域實驗,整體來說是充滿活力的。

但戊戌年“百日維新”的失控,引爆了新舊矛盾,又使得改革的進程有所阻滯。

與此同時,山東地區的“民教矛盾”,引發了席捲京津地區的“義和團運動”,並進一步導致了庚子年的聯軍侵華。

巨大恥辱後,便又是“知恥而後勇”,改革進程再次加速。

1901年啓動的這一輪新政,在教育、軍事、經濟、法律等各個方面,都是有實質性進展的,像新政時期制定的法律制度,後來就被中華民國所繼承。

而如書中所說,政府從來都具有天生的惰性,不可能一直保持着革新創造精神。到1904年,各項改革都到了“深水區”,觸及了體制的根本,便又出現了一個短暫徘徊期。

接下來的重大事件,便是同年發生的“日俄戰爭”。日俄戰爭是日本和俄國兩大帝國主義,爲了爭奪在華利益,在中國土地的角逐,最終以俄國的失敗結束。

日俄戰爭於中國的意義,除了恥辱的刺激之外,更是堅定了清政府選擇“日本模式”的決心。之後五大臣出洋,預備立憲,又是一輪提速。

可惜,1909年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先後離世,再一次打亂了改革進程。

攝政王載灃領導下的新政府,在幾次決策中失誤,“皇族內閣”失掉了許多人心,“鐵路國有化”點燃了最後的導火索,終於1911年武昌起義一聲槍響,雲翻雨覆。

激盪的二十年

總之,晚清的最後二十年,並非那麼不濟,“保守落後、固步自封”這樣的標籤,太過淺薄化、片面化。

它改革與進步的一面,是應該被肯定的。

如本書前言中所說,清王朝和中華民國,雖然是帝制和共和之別,但這個“別”,用當時人的話說是國體變更,是“君主立憲”與“人民立憲”的不同,並不是另起爐竈從頭開始。

換言之,民國對晚清,是一定程度上的“接續”。

清末民初幾十年,構成了一個大致完整、自成一體的時代,社會性質在連爲一體的幾十年發生了變化,而不是帝制結束之後的突變。

所以說,晚清二十年,正合本書主標題的“激盪”二字,是激盪的二十年。

以上,是我對本書主線內容和敘述核心的一個簡單提煉,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原作。

整體來說,這本書的定位是歷史通識讀物,而非專業性的研究著作,還是比較好讀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