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滇道上》:領略黔滇原生風貌,體味民族風土文化

古往今來,那些不畏艱險、行萬里路的人,總能率先目睹大好河山,足跡所至,人間勝境。其中有心有才者,在欣賞之餘更能執筆記下沿途所見所感,留下珍貴的記錄。藝術史家、民族史家李霖燦正是這樣一位喜好躬行踐履又善於記錄之人。《黔滇道上》就是他在抗戰初期同校友一起徒步黔滇進行田野考察的記錄和相關文章。

《黔滇道上》由李霖燦之子李在中整理編輯而成,包括李霖燦撰寫的黔滇徒步記錄、手繪寫生、日記、調查報告、背景故事及同行者的回憶等,真實展現了李霖燦此行的過程、收穫,更能透過李霖燦的手眼,帶領讀者領略黔滇原生風貌,體味西南民族風土文化。


策劃一次野外考察活動原本就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李霖燦這次徒步黔滇能夠成行,尤爲不易。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着戰火的蔓延,許多學校被迫遷往西南。李霖燦原本就向校方提出學習要多增加實踐過程,便同夏明等同學一起商議,藉着學校遷往昆明的契機,放棄交通工具,步行從湘西沅陵經貴陽到達昆明,一路寫生、實地考察,讓單純遷徙的路途變成學習、實踐、體會的有益過程。

在校長和師生的支持和鼓勵下,由7個朝氣蓬勃、敢想敢幹的學生組成的徒步團踏上了黔滇道路。可想而知,在戰時不穩定的社會環境下,又兼行經之地多有匪患,此次步行途中會有許多風險。這些還沒走出象牙塔的學生,學着同當地士紳、兵、匪各色人等打交道,在數次的有驚無險之後,終於順利完成了此次行程,記錄了豐富的資料,並編寫了內容詳實的調查報告。

李霖燦對徐霞客遊歷山河的經歷非常向往。此次徒步黔滇,他也參照了《徐霞客遊記》中記錄的路線,邊走邊讀,將耳聞目見與書中記載作比較、印證,引徐霞客爲穿越時空的遊伴和朋友,讓行程多了一份意趣。


一路上,李霖燦不僅把途經的黔滇勝景一一收入眼中、用畫筆勤加描摹,更細心地瞭解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記錄民族服飾、風俗習慣、古宗藝術、麼些象形文字、地方制度、生活狀態、自然資源等,盡其所能考察和記錄西南地區的實情。

黃果樹的瀑布、清溪洞、火牛洞的奇景、紅崖碑的怪字、洗馬塘的險要奇麗……所有這些都給李霖燦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致暮年之時他仍對此行的情景念念不忘。

正所謂“絕知此事要躬行”,他不僅親身領略了傳說中的大西南原生風貌,更通過實際接觸,盡力消除傳言中對苗人“人無三分情”的誤解。

許多人覺得苗人說話生硬、不友好。李霖燦經過多次與苗人打交道瞭解到,這是苗人平素不懂“客氣”給人造成的誤會。實際上,苗人雖然“言語殊倔強,彼等不知客氣”,但並沒有惡意,反而非常好客,心地善良,很有古風。爲此,李霖燦多次在文中解釋苗人的真實性格,努力消除這些誤解。

穿草鞋、宿民家,探風景、賞民俗,集郵戳、寫遊記,畫速寫、集資料……黔滇之行不僅開拓了李霖燦的視野,更啓發了他的研究興趣,在無形之中影響了他一生的職業方向。畢業之後,面對四個職業選擇,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最困難的一項——獨自去麗江研究納西族藝術文化和象形文字,最終結出碩果,寫出了納西族的兩部字典。

《黔滇道上》記錄了一個意氣風發的藝術類學生,抱着十足的好奇心和堅定的勇氣,走在大西南的土地上。對壯美山川的熱愛、對風土人情的感悟、對民族文化的嚮往,都凝聚在這些寫生稿和文字記錄中。

通過親身遊歷,他更深刻地理解了,爲什麼藝術工作者要走萬里路,從此也走上了自己的藝術文化研究道路。從這個角度來看,《黔滇道上》同樣記錄了李霖燦職業道路的起點,也算是這位藝術史家、民族史家的事業啓程之旅。


2021.07.03霧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