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治一家之詩,須看出其真面目來”

《歷代樂府選評》是蕭滌非的一本歷代樂府詩選評集,包含蕭滌非所選的對漢代至宋代共83首樂府詩的評註,蕭滌非五首風詩的詳細賞析,以及蕭滌非整理的黃節先生講解曹植、阮籍、謝靈運三家詩的課程筆記。

這本小書不厚,內容非常精煉,蕭滌非的點評簡明扼要、精闢到位,從整體到細節都很能抓住要點和精髓,給人啓發。無論是對樂府詩體的整體流變過程的點評、樂府詩體變革關鍵節點的主要推動詩人的貢獻,還是對單首詩及詩人的評價,都對讀者大有裨益。

在劃分歷史時期選詩、點評每首詩的時候,蕭滌非很注重從整體處着眼。這本小書被稱爲樂府文化的通史式解讀,正因爲所選的各時期的樂府詩能夠連點成線,展示出樂府詩從漢代至唐宋的流變過程和各個時期的樂府詩體及其思想內容的特徵。

從書中對樂府詩的時期劃分,即可大致展示樂府詩的演變。比如,從漢初貴族樂府,兩漢民間樂府,到東漢文人樂府,樂府主要創作羣體發生了轉移,從貴族經民間發展到文人。相應的,其創作內容自然也有不同側重,因而,兩漢民間樂府纔出現了諸多表現民生疾苦的樂府詩。

蕭滌非很注重樂府詩體變化的關鍵節點,選詩也注意包含了相關的詩作。

漢初貴族樂府中的《安世房中歌》,蕭滌非在點評中指出,這首詩的價值不在於內容和描寫,而在於變化《楚辭》的體式而創出了三言體與七言句。

對於因《燕歌行》二首七言之作而“以曹丕爲七言之始祖”的觀點,書中專門做了論述。對於曹植對樂府的貢獻,書中從格調高雅、文字藻麗、音律乖離三個特點來支撐“漢樂府變於魏,而子建實爲之樞紐”的觀點。

對韋昭的貢獻,書中明確指出,並不在其內容,而是“惟於樂府之中,首開填詞一路”,而徐陵被視爲“五律之鼻祖”,隋煬帝的《泛龍舟》與庾信《烏夜啼》可視爲“七言律之開山”,書中也有專門評點。

以上這些例子中,大衆對曹丕和曹植的詩作和成就知道得相對多一些,其他幾個例子,則沒那麼多瞭解。蕭滌非在《歷代樂府選評》中專門選入並指出這些詩人的貢獻,可見對這些樂府詩體變化關鍵點的重視。

除了從樂府文化變遷的整體角度點評外,在對具體詩作和詩人的點評上,蕭滌非也總能三言兩語點名特點和精髓之處。

書中對每首選入的樂府詩進行精要點評,而非詳細解析。也就是說,並非如語文課本般從頭至尾解說詩作和作者,而是從詩作的特點、意義或者作者的思想、貢獻等方面,提出有價值的、值得關注的觀點。因此,對每首詩點評的着眼點不盡相同,且點評多寡不一,簡要的僅點評一句話,詳細的可能解說好幾頁,點評涉及的方面完全取決於詩作本身的閃光點。

蕭滌非對詩作和詩人的理解往往深入到他們的生平、性格特點和思想內涵。如同在附錄《讀詩三札記》整理的黃節先生課程筆記中提到的那樣,“凡治一家之詩,須看出其真面目來”。

所以,在點評《短歌行》的時候,他不僅評價這首詩“語句自然,氣魄雄偉,音調壯闊”,更從詩人的總體特點來評價,點出曹操樂府的特點,“其高處似純在以氣勝”,認爲正是詩人的才幹謀略和志氣閱歷,賦予其作品以超越常人的壯闊氣魄和寬廣胸襟。而這樣的氣象和風格,也是他人難於模仿的。

對南北朝樂府特點的點評,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南朝樂府《折楊柳》柔婉豔麗,而北朝樂府中的《折楊柳枝歌》寫送別之情,沒有南人作品的涕淚俱下的兒女之態,滿是一股豪爽的丈夫氣。北朝樂府寫景的《敕勒歌》渾樸蒼莽,就連寫情的《地驅樂歌辭》《地驅樂歌》也都潑辣爽快、直抒胸臆,與南朝樂府《西洲曲》的風格迥然有別。

這本《歷代樂府選評》雖然篇幅不長,但點評句句精要,能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樂府文化和作品,可見作者深厚的文學修養和功底,不愧是大師的點評。


2021.07.17霧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