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高子陽執教《落花生》課堂記錄及反思

7月6日,在課改中國行網絡平臺上聆聽了高子陽老師執教的《落花生》一課,大師的課有創意、有深度、真實通透,令人高山仰止。

這節課大致分四個環節:

一、弄清楚花生的名字“落花生”的由來

1、學生暢談個人想法

2、老師出示圖片及相關資料,弄清楚由來

3、老師鼓勵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養成查閱資料的習慣

二、在唐詩宋詞元曲中找尋“落花生”

出示並讓學生朗讀《七步詩》《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石榴》《四時田園雜興·其二》,這些詩中寫的有莊稼、水果等,唯獨沒有落花生,這是爲什麼?

學生猜想後,老師出示資料講解,讓學生明白落花生在清末才廣泛種植。根據資料讓學生推測在四大名著中哪一本書中會有落花生。學生在玩中學到了知識。

三、朗讀課文,思考問題,交流問題

(一)出示四個問題

1、《落花生》的作者是誰?

2、你覺得這篇課文難嗎?

3、你喜歡哪個段落?爲什麼?

4、像作家學寫作,能學到哪些寫作智慧?

(二)學生彙報交流

第1個問題,學生答“許地山”,老師作以簡介。

第2個問題,學生認爲文章不難也不長。

第3個問題,學生喜歡的段落不同,老師鼓勵學生把理由說充分。學生有的喜歡文章的開頭,高老師提到了許地山的母親很優秀,讓孩子自己去勞動,從而希望學生們也能夠多參與勞動。有的喜歡12自然段,學習借物喻人的手法。有的喜歡3到9自然段,從對話中感受到了父親的智慧。有的喜歡第10自然段,也是最長的一段,採用對比突出落花生的特點,高老師指出一篇文章最長的段落往往是最精彩的。還有的喜歡第3自然段,父親能夠參與收穫節很難得,此處老師引導學生質疑:父親回家就這麼難得嗎?從而去了解許地山的父親。

第4個問題,學生總結出了開門見山、借物喻人、表達對花生的喜愛之情、寫出了一個道理、採用對話、對比手法等。

(三)老師點撥補充

1、詳略得當

A.文章的開頭是詳寫還是略寫?[學生交流]

B.寫落花生的,許地山是第一人。推薦寫落花生的作品《落花生船》

出示老師寫的一段話:

老鼠、兔子、狗、熊、豬,

無數的作家寫過;

春夏秋冬,梅蘭竹菊,

無數的作家寫過。

落花生,

等着無數的作家來寫,

這些作家就是——

我們。

C.文章中有兩個時間:“幾個月”“夜晚”,哪個詳哪個略?

D.推薦閱讀文青的《落花生——少年許地山》,並出示相關目錄,讓學生猜測本文可能在這本書的哪一章,並提出爲什麼這本書的開頭詳寫,而學習的這篇課文卻略寫呢?最後點出課文是散文,這本書是傳記,體裁不同寫法不同。

2、深入瞭解許地山

出示:許地山是否按照父親所希望的做了?怎麼才能知道他按照父親的希望做了?

一是許地山的筆名就叫落花生;

二是去讀許地山的作品;

三是去讀他的親人怎麼寫他;

四是去讀別人怎麼評說他的。

推薦閱讀許燕吉寫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兒》這本書,感悟許地山的人格魅力與卓越貢獻。

3、總結學習收穫

希望同學愛上寫落花生;

詳細寫與略寫要靈活使用;

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對話句;

這是寫父母教育孩子的智慧;

研究許地山、寫好落花生,需要讀很多書。


推薦閱讀:

《落花生》《我是落花生的女兒》《螢燈》

《落花生——少年許地山》

結束語:文章雖短,但要讀懂它還真的挺難的。


[聽後反思]

1、雖然只是一節課的教學設計,老師卻要讀很多本書,才能上得如此通透。在這節課中高老師推薦的幾本書都是他讀過的,所以才能把幾本書中相關的東西融入到這節課中去。

2、學生會的不教,只教學生不會的。在交流四個問題時,“借物喻人”本來是老師要教的,但學生自己已經提出來了,所以高老師就不教了。後面的“詳略得當”學生沒有交流到的,高老師就帶着學生一起來學習。

3、一節課中體現着“大語文觀”。由落花生走進作者許地山,由落花生了解中國的唐詩宋詞元曲,由落花生學習寫作智慧,由落花生感悟做人道理和父母教育孩子的智慧,寫好落花生要讀很多有關落花生的書。

真正把一篇課文弄通透,真的很難。生字詞、作者、背景、寫作方法、與之相關的整本書等,需要下真功夫纔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