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其实是帮助认清自己的过程

今天又去面试了一家公司,是一家电力方面的企业,也是一家长得极其像国企的民企。公司规模不小,招聘的人事经理很专业,先后聊了个把小时,感觉收获不小。

与以往的人事经理那种张口就来画饼不同,这个姓赖的HR确实一个非常坦诚的人。起码在我看来,是看问题和分析问题比较透彻的那种。

虽然一席交谈下来,他坦白告诉我他们所属的这家公司的现状,以及我入职将面对的事情:家族企业、内部亲朋好友连带关系多、发展潜力大,如果我过去只能算是平级跳动,待遇方面并不会有变化,通勤距离远,以及与上司同龄面对直接竞争关系,等等。

虽然经过这样一番沟通,我初步判断,不会去对方的公司。但是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也更对自己当下面临的问题更为清晰。

1.35岁的职场天花板近在眼前,给我的择业机会不多了,只有一次或者两次了。

正如他所说的,在很多大的公司,对年龄还是卡的很严的,比如,中层35岁以后不考虑,高层45岁以后不考虑。

虽然这种界定不一定合理,但是用人的潜规则,或者说,市场的现状大概是这么个情况,人得接受现实。

2.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是走管理线,还是走专业或者说技术路线。

如果走管理路线,那么就一定要尽早的去开始,目前这个年龄段就是要走上管理岗位了;如果走专业线,或者深耕技术,那么你要考虑在这条线上可以走多远。

这就让我想到了此前杨总对我的说的话:管理是一个人一辈子必须要学习的大学问,小到管一个人,大到管一个团队,哪怕你只是想要往专业线上发展,你也要发展成为技术管理人才。否则,是没有前途的。

与此同时,它也让我联想到了,最近一位同事的离职,她此前在公司一直是基层,做了很多事,但是一直是事多而杂,管理线和专业线上都没有发展空间。

所以,这段时间,她辞职了,她找了一所高校,希望能在专业线上发展。其实,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她是想清楚自己要怎么做了的。

3.你择业过程中对行业的选择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要想清楚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喜欢的行业也是不同的。从我的履历来看,对日化、对环保都是比较熟悉的行业,那么接下来,要往哪个方向发展,是继续在这两个行业,还是要换行业?这都是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毕竟,隔行如隔山啊。

4.要警惕职场“割韭菜”,给自己未来做好规划。

虽然对于职场所谓的35岁现象有一些了解,但是他今天的一番话,还是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用他的话说,确实有职场“割韭菜”的说法,虽然听起来很残酷,但现实就是这样。

这个事情怎么理解呢?

简单来说,就是很多公司会选择用你最年富力强、最有干劲、最有产出的年龄段,比如,一个人的30-35岁,过了一个阶段,公司可能会无情的把你抛弃掉,哪怕要赔钱,公司也愿意这么干。

5.当你的同龄人或者比你小的人成为你的直接上级,你能接受吗?

在聊这个职位的过程中,他坦承,如果我考虑要入职他们公司,就需要接受现在的部门总经理跟我同龄的这个事实,而更有趣的是,这位部门总经理的工作履历和我高度的相似。

虽然,这位HR经理说,从我的简历上来看,他丝毫不怀疑我工作上独当一面的能力,但是两个人的工作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而且是同龄,我是否可以接受?

其实,这个问题说到这里又跟上面的第二点串起来了。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尽早的走好管理线,在管理这个层级做到更高的岗位,你一直走专业线,你就不得不面对,你的同龄人或者比你小的人将成为你的上级的这个事实。试问,你能接受吗?

以上,就是今天面试长聊一个多小时候,触动我,引发我反思的几个关键点。

此前,我很纠结,今天听了他的一席话,虽然我还是纠结,也更加焦虑,但是有些问题的答案却越来越清晰。比如,行业的选择,走管理线还是走专业线,其实答案是很明确的。

由此,也让我不得不感慨,面试,与人事经理的对谈,其实也是一个帮助自己认清自己的过程。明天还有一个面试,希望也能有所收获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