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13

这是相当精彩的一回。“宝钗扑蝶”,“黛玉葬花”,一喜一悲,对照着来写。即对应着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命运,也是一种绝妙的笔法。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闺中更兴这个风俗。大观园内的姐妹们,互相叫来祭花神。一时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人人更兼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好不热闹。

宝钗去叫黛玉,见宝玉在前进了潇湘馆,心想有些不便,抽身回来,再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顽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了,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这便是宝钗扑蝶

宝钗扑蝶,画面想必是极美。季节自然的美景中,画中人也美,青春美,又不失一份童心,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更让人生珍惜之心。画面只好脑补。

宝钗追着蝴蝶,来到滴翠亭。听得里面有人说话,因此上发现了小红的一个秘密。当即心想,“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样来说小红与贾芸,未免不恰当)。又认为小红“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这好比是背后议论人,至少小红在宝钗眼里是这样。反过来,以己度人。且不说小红是不是果真如此,可把一个人想成这样,也未必高明)。为了遮掩,不让小红发觉,宝钗情急生智,装是与黛玉追嬉至此以做掩饰。这里可见宝钗的油腻。

接着来说小红

凤姐正要找一个人来传话。远远地见了小红就招手,让她告诉平儿一件事。

小红当即传了话,回来找凤姐。在原山坡处碰见司棋从山洞里出来,站着系裙子(这里提到司棋,让人想到后来司棋与潘又安的事)。

凤姐问小红,“平儿是怎么打发她交代的事的?”

小红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我们二爷没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这一番话,我就是读了三遍也没读懂。假若换我,怎么能够把话传清呢。

小红口齿伶俐,言语清晰明白。因此被凤姐看上,要小红去跟她。问小红是否愿意?小红道,“愿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真会说话!

接着说黛玉。见宝玉来了,爱理不理。只顾自出了院门,去找别的姊妹玩。

大家三三两两,或做一处,或在一起,在园里说说笑笑。

宝玉一时不见了黛玉,知道他是躲了别处去了。低头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想起黛玉,也不来收拾这花儿,只因心里生气。宝玉离了众人,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

宝玉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我也打开手机搜《葬花吟》来听。总是伤感多。又想起青春往事,眼眶不免就潮湿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